点此购买报价¥19.60目录:图书,经济与管理,管理学,管理学理论,
品牌:姜井水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372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684743
·条码:9787806684740
·版次:2003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作者花了整整20年的教学之余的时间完成的著作。研究现代科学辩证法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关系,理论基础和方法。
媒体推荐
引言——自序
花了整整20年的教学之余的时间,《现代科学辩证法与现代科学认识论》一书,终于可以付印问世了。借此之机,恕我作个简要交待,以此敬献读者。
一、研究动因
促使我进行这项研究的动因是: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从前苏联启始,传统哲学曾经批判过摩尔根的遗传学,批判过量子力学共振论,批判过控制论,批判过人工智能,批判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至批判过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的理论等。作为被批判者的这些科学和理论,几乎大多数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是举世公认的科学真理。而作为批判者的传统哲学,则是标着“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义哲学原理”等字号的哲学。这便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严重的误解和混乱。若干造诣精深的科学家,由此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疑和不信任。西方若干本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却由此掀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反对和批判。他们宣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适合科学”,“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的发展起了破坏的作用”,“没有辩证法,科学照样进步”等等。他们还举例说:阴电和阳电,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对矛盾,没有阴电就没有阳电,没有阳电也就没有阴电,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然而现代实验物理学却把阴电和阳电彻底分离了。这说明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科学相悖的。如此等等。在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疑、反对和批判的声浪面前,那些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则感到目瞪口呆,拿不出充分的理由和根据予以反驳、解释和澄清,只得采取充耳不闻的回避态度,这便产生了所谓“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鸿沟”。为了填补这个鸿沟,若干有识之士倡导“哲学家和科学家联盟”。这个倡导的出发点是非常之好的。但作为联盟必须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在没有共同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倡导这种联盟不过是等于喝白开水而已。
这个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再批判科学,从而引起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批判的现实问题,使我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觉得认真探索和正确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无论对于科学的发展,还是对于哲学的发展,都具有超越国界的深远意义。这就是我20年不间断地进行这项研究的动因。
二、研究基点
那么,这个问题的研究基点是什么呢?矛盾模式。为什么?这是因为:各门科学和哲学,虽然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研究东西——矛盾。人们常说,各门科学是哲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是各门科学的方法指导。这实质上是说,哲学的矛盾模式,是从各门科学所揭示的矛盾内容概括出来的,而反过来,又对科学的研究充当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哲学上正确的矛盾模式,必然对科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哲学上错误的矛盾模式,又必然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传统哲学所以一再批判科学,所以遭到科学家们的质疑、反对和批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矛盾模式的静止、僵化和错误。因此,从科学领域重新探索一个合乎现代科学实际的矛盾模式,就成了这项研究的基点。
……
编辑推荐
作者花了整整20年的教学之余的时间完成的著作。研究现代科学辩证法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关系,理论基础和方法。
目录
引言——自序
第一篇 现代科学辩证法
第一章 经典的立体模式
一、经典立体模式的个别形态
二、经典立体模式的一般形态
第二章 经典立体模式适用的普遍性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经过以上四个历史发展形态,“物物交换”阶段便过渡到“商品流通”阶段。与之相应,矛盾的“差异和生成阶段”也过渡到“分离和对立阶段”。由此,货币便从商品之中分离出来,也取得了独立的形式。它作为反题和否定形态,与商品并存于社会市场,构成了对立的矛盾双方。
对于马克思所揭示的以上四个历史发展形态,即“简单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形态”,如果我们从顺向看,即从第一个形态顺视到第四个形态,便可得出一个结论。即:物物交换阶段向商品流通阶段的过渡过程,同时就是生产发展和生产结构的变化过程,同时就是货币从商品之中的分离过程,同时亦是差异和生成阶段向分离和对立阶段的过渡过程。这四个过程,是顺序发展和前进的。但如果我们从逆向看,即从第四个形态逆视到第一个形态,又可得出另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简单商品形态就是货币形态的胚芽。”
然而,货币从胚芽到形成,标志着“物物交换”——这种原始的低级的交换形式,逐步被高级的交换形式——“商品流通”所取代。从而使交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这个崭新阶段的情形怎样呢?马克思写道:
在交换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必然把交换价值的规定和使用价值的规定两极式地分配在商品中间,于是一种商品比如说充当交换手段,而另一种商品则作为使用价值被转移。
这里所谓“交换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便是“商品流通”阶段,亦即货币从商品中的分离并与之对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商品(正题)一方取得了独立的形式,而且与之相对立的另一方——货币(反题),也取得了独立的形式。这样,便“必然把交换价值的规定和使用价值的规定两极式地分配在商品中间”,从而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情形,即“一种商品比如说充当交换手段,而另一种商品则作为使用价值被转移”。对于这种新情形,马克思后来又补充说:
流通把产品交换所包含的时间上空间上和人身上的限制打破了。在直接产品交换上,本人劳动产品的让渡和别人劳动产品的取得,有直接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在流通中,分裂为卖和买的对立性了。
这就清楚说明:商品流通阶段的交换情形与物物交换阶段的交换情形,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同在于:在物物交换(即“产品交换”)阶段,由于只有商品没有货币,只有商品所有者没有货币所有者,只有卖者没有买者,简言之,只有正题没有反题,因此,这种交换,必然包含着“时间上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