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1.5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中国文化,综合,
品牌:郑国柱
基本信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7220061943
·条码:97872200619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图说中国科技百年。在回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基础上,概述西方近代科技的输入,近代科学期刊与科技的日新月异等。新老图片,巨大的反差,令人百感交集。《百年中国社会图谱》分为十册,每册编入400余幅图片,辅以5万字的文字说明,从社会变化的角度,说明百年来中国社会生活演进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百年来中国人的衣(服饰)、住(居民)、行(交通工具)方面的进步,看到社会生活中涉及民俗、娱乐、教育、科技、军器的变化。有关政治生活的变化不在本书反映之列,社会生活的其余方面,大多从书中可以看到轮廓。作者们的工作们,不仅在搜集照片,而且将反映我国历史新时期变化的新时期变化的新照片也编入其中,借以窥探百年历史变化的轨迹,俾便读者做出比较,是一种很好的编辑思路。
媒体推荐
后记
本丛书最初的编纂设想是以图配文。计划分十个专题,每个专题用5万字左右概述历史流变,配上150幅左右照片对文字进行形象的诠释。所以,编纂基本上是分工进行的。先是拟订每个专题的提纲,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撰写文章,一路人马搜集图片。数月后,文字稿逐渐完成,历史图片也搜集了不少。但在修改文字和图配文时,我们发现:一,所有十个专题的历史流变必须追溯到近代之初,因而这套丛书虽然名为《百年中国社会图谱》,实际包含内容延伸到了近代之初,甚至至清朝初年。二,150幅左右照片根本不能反映该专题的历史流变,我们临时决定照片数量扩大到现在的400余幅,从而又使图书形成现在的以图为主的“图说”。同时,由于文字撰写和图片搜集分头进行,图配文时出现了严重的有文无图和有图无文的失衡。在“以图为主”的原则下,只好割舍一些文字。对于没有相对应的照片但又必须反映的内容,无奈之下选择了一些间接说明该内容的相关照片。
本丛书的图片是文字撰稿和图片保障人员(主要是图片保障人员)历经数年广泛搜罗而来的,其中不少照片是首次发表,但由于丛书内容涉及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方方面面,为了说明问题,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前人拍摄的或已经出版的历史照片。由于照片年代跨度长,数量也较大,涉及地域广,编排人员时间紧,工作急,不可能一一寻找并注明书中所使用照片原拍摄者的姓名,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深深的歉意。请有关作者见书后与编著者联系,以使我们比照有关规定给付薄酬。
本丛书尝试用图说的形式记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限于编纂人员的水平,错误乃至谬误在所难免,敬请海内外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之至。
编 者
200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 古代科技的辉煌和近代科技的落后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二、趔趄不前的近代科技
第二章 近代西方科技的输入
一、勇开风气之先
二、从“格致”到“科学”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 南北生物研究所
1922年建于南京的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纯科学的研究机构,创办人是动物学家秉志。
秉志(1886~1965),河南开封人,清末举人,对动物学很有造诣,尤长于动物解剖学,是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他1909年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作为第一批庚款生赴美国留学,取得了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历任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授。鉴于当时国内生物学教材中的生物材料都来自国外,秉志决心自己动手研究中国的动植物,创办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1922年8月中国科学社下属的南京生物研究所正式成立,秉志任所长,下设动物部和植物部,由秉志和胡先骕分掌其事。生物所设有陈列标本室和“研究室”。
当时生物所的活动经费很少,科学社最初每年只给240元,平均每月20元,只够一名助理员的最低月工资。秉志、胡先骕等在东南大学任教领薪,在生物所兼职,不但没有报酬,还要往里贴钱。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图书都是他们私人所藏,标本室对外开放。
生物所刊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专刊》曾发表了秉志的《鲸鱼骨骼之研究》、陈桢的《金鱼之变异》、王家楫的《南京原生动物之研究》、胡先骗的《中国植物之新种》和陈焕镛的《我国樟科植物之初步研究》等论文。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于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决定,1926年起补助该所经费20000元,以后两年每年补助15OOO元。经费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生物所随之不断发展。例如:
生物所非常重视对年轻学者的培养,不断派人出国深造,其中王家楫、伍献文、郑万钩、方炳文等后来都成为生物学家。
调查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南京扩展至厦门、青岛、浙江、四川、广西、海南岛等地。研究领域以分类学为主,兼及形态、生理、遗传、生态等方面。
1929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决定继续资助生物所,经费数额为每年4~5万元。1930年4月,生物所扩建工程在原址西侧破土动工,翌年3月建成了两层新楼。到1934年,生物所又增设生理学、生化学两部,加强了实验生物学的力量。
抗战爆发之前,生物所达到鼎盛时期。“南京大屠杀”后,生物所中未及转移的标本和资料被抢劫一空,新楼旧楼全被烧毁。物调查所。
静生,是范源濂的表字。范源濂(1876~1927),湖南湘阴人,早年就读于湖南时务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任清政府学部主事、清华大学校长;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次长、总长、上海中华书局编辑部长;段祺瑞内阁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