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6.00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人类故事,
品牌:万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710801615X
·条码:97871080161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法国文化电台”记者R·舍普就目前法国社会较为关心的,关于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的问题,采访了法国学界的一些人士。采访笔录形成了一系列小书,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
所谓“非正规科学”指的是西方以外的文化,发展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如医药学知识、博物学知识、狩猎及采搞知识、数学知识、音乐知识等等。
长期以来,在所谓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它们被人们忽略了。
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媒体推荐
引言 R.舍普
“为了使野草成为栽培植物,使野生动物成为家畜;……为了使易于风化、碎裂,不牢固的陶土成为既牢固又不漏水的器皿;……为了发明无土或无水培植技术,使有毒的籽或根变成食物的技术,或把这毒性用于狩猎、战争和某种仪式的技术——发明这些技术往往需要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毫无疑问都必须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具有常备不懈、执着的好奇心,具有以求知为乐的好学精神。因为只需稍加观察和实验,……就能获得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并可立即加以利用。”(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科学家们是逐渐认识到这一“真正的科学精神”的。在吕西安·莱维—布罗尔(1857-1939)看来,科学属于逻辑思维,而“下层”社会未能进入这种思想状态(然而,他最终放弃了“前逻辑”的概念,他发明这一概念是为了阐述“原始人”的精神状态)。埃米尔·杜克汉(1858—1917)认为分类的功能——没有这种功能就无法设想任何科学——最早具有宗教性质;科学只是“宗教思想的一种更完善的形式”。最后,马赛尔·莫斯(1872--1950)更强调“原始”社会中科学的“复杂”性而不是“原始”性和“初级”性,这种复杂性与西方社会具有的复杂性不同。
所有我们称之为“其他的”社会,由于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从而掌握了“人种志”、“人种学”和“人类学”所探讨的知识和实践。新信徒们的脑海中经常混淆这三个术语,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分:“人种志”描述的是不同民族(或种族)物质性的生活方式。“人种学”则对人种志学者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支配种族活动的规律。“人类学”先是对人的身体方面感兴趣(直至50年代),现在除了了解今天的社会和过去的社会有什么不同以外,它还试图从生命和文化的角度认识人性。
全面了解一个社会,这就是“总人类学”的宏伟目标,本书系列访谈的最后一部分就是探讨这个问题的。通过对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菲律宾的巴拉望人)的描述,我们看到为了认识支配语言和动作的心理表现,人类学必须观察一切。学习口头语言,从理解它到翻译它,这是为消除隔膜而努力的人文科学的典型做法的体现。
可是,西方世界使得科学越来越专门化,因此很难不将知识区分开来。“非正规科学”本身也难免被冠以“ethno—(人种)”的前缀。其他人的知识被“科学”领会后,就被随心所欲地演绎成五花八门的人种科学……
收集在本书中的文章正是这一五花八门的见证,这些文章是发表在《法国文化》上的同一标题的访谈录。为了便于阅读,我们略做了些改动。但我们努力在各方面保持其口头阐述的风格。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是:《博物学》、《灵魂和肉体》及《知识和文化》,当然是随意的划分,因为一切知识是由知识引发的各种实践的源泉。
题名为《博物学》的四个访谈录包括以下内容:人种科学的动荡史(从古代起,就出现了这一动荡史的前奏),它把我们引向自然科学同有关大自然的民间知识互相脱离的缘由,给我们指出了当今博物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将被科学的高度专业化弄得七零八落的拼图重新拼凑起来。中国的传统植物学是一门学问,我们熟悉其表达方式(无论如何,从纪元开始起,这门学问就有了书面文章),但我们并不了解其构成,因为它是通过名称而不是直接调查研究来发现事物的。跟这一学术传统相反,狩猎一采摘者的“生态学”实践——例如像中非中部的俾格米人那样的游牧者,或者像南美洲瓦延皮印第安人那样的牧人和农夫——是与具体知识及对世界的看法密切相连的,这些知识和对世界的看法与科学的生态学毫不相干。
……
目录
引言 R.舍普
第一部分 博物学
1.博物学知识和人种科学的诞生
2.中国的传统植物学
3.中非的狩猎、垂钓和采摘的知识
4.南美的环境知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现在让我们飞跃时空,回到殖民时期,确切地说回到殖民时代刚开始的17世纪,来到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所在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发现东印度荷兰公司有一个代理人,名叫乔治·埃弗哈特·朗夫,也叫朗费尤斯,他是个出色的博物学家,尤其是个植物学家。他住在安博瓦纳岛上,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东面,17世纪下半叶时,他在那儿收集了有关当地植物,尤其是有实用价值的植物的材料,创作了一部不朽之作,这部著作于1741—1750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共
六卷,书名为《安博瓦纳的植物标本》。这部作品不仅在人种植物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作者借鉴当地的生物分类学和术语分类法,对书中描述的植物加以分类、命名,我们因此得以了解当地的植物知识。
植物学是自然科学中首先被冠以“人种”这个前缀的学科,这是在1895年,一位美国农学家和植物学家,J.W.哈什巴格的创举,顺便说一下,他还是一本关于玉米产地的开山之作的作者。人们在挖掘一个原始史时期的美洲印第安人的遗址时,发掘出一些植物的残余物,人们把这些残余物拿去向哈什巴格请教,他对它们做了鉴定,并由此发明了人种植物学的概念。哈什巴格认为人种植物学应该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了这种方法,人们可以认识“古老”民族的植物资源,并最终发现新的工商业资源,而且还可以找到过去的人们贸易和迁徙的植物证据。必须顺便指出,哈什巴格的人种植物学带有“殖民主义的”色彩:通过“古老”民族的知识和技能,寻找可以掠夺的资源。
事实上,我们碰到了两个障碍:首先,江湖医生们经常混淆治疗学和魔术。许多南美国家的确拥有叫做传统医学团体的组织,这些团体声称以保护和促进传统医学为宗旨,这是值得称道的,但这些团体的成员总是以为传统医学历史悠久,行之有效,必须全盘接受下来,却不用科学的观点去评价它。
有点像《圣经》?
的确像一种《圣经》,无论什么情况都适用。然而,科学工作者应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这种态度,尤其是因为不幸涉及整个团体的文化适应过程已大大改变了大众知识:玻利维亚的卡拉瓦雅人的医学精华已与从前不同;因为,我认为宣称这种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放之四海皆准,会危及这些国家的公众健康。
并非只有这些固执地维护传统医学的卫道士们不信您的方法。您还谈到第二个障碍……
这障碍经常是卫生部门,他们把传统医学看作是穷人的医学,是无效的,是迷信,不配在当地卫生系统里占据一席之地。在发展中国家我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