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用药与配餐/用药配餐系列(用药配餐系列)|报价¥9.50|图书,家庭,家庭医护,高血压、高血脂,苗青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9.50
目录:图书,家庭,家庭医护,高血压、高血脂,

品牌:苗青

基本信息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78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38415653

·条码:97875384156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用药配餐系列

内容简介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乃至人类最大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高血压病该如何防治? 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有关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及合理用药、科学配餐等常识,并推荐了一些可辅助降压的四季食谱和降压药膳等。高血压病患者可根据病情不同及个体差异,有选择地借鉴参考书中的有关知识。

本书介绍了什么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发生/发现/预防。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介绍了高血压病的用药常识。高血压病的合理配餐,介绍了高血压病患者的配餐常识。 目前,欧美国家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近20%,高血压病患者在我国已经超过1.3亿,并且正在向农村扩展。在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也超过了1%。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乃至人类最大的疾病。

媒体推荐

书评

用药是否准确,西餐是否合理?决定着疾病治疗的成败!用药如用兵,民以食为天,细节决定成败!

编辑推荐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乃至人类最大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高血压病该如何防治?

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有关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及合理用药、科学配餐等常识,并推荐了一些可辅助降压的四季食谱和降压药膳等。高血压病患者可根据病情不同及个体差异,有选择地借鉴参考书中的有关知识。

目录

高度重视高血压病

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如何发生的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自测血压

高血压病的预防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高血压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食物是高血压病患者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重视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

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具有重大意义。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明,许多营养因素如热能、脂肪、胆固醇、蛋

白质、钠、钾、锌、维生素及食物中的某些其他成分,同高血压病的发病有

关,并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饮食

控制和食物疗法也是抗高血压病的重要辅助疗法的,其效果有时并不亚于降

压药物。通过膳食调节控制血压,能显著降低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死亡率

1.少量多餐高血压病人应以易于消化和清淡的食物为主,且以早、中

餐为主,每餐八分饱即可。避免晚餐过饱。饱餐后可使高血压病人的血管舒

张调节功能降低,引起血压显著波动。

2.控制热能和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

因是体内摄人热能过多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

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千克的肥胖者,

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kPa(10mmHg),舒张压高0.9kPa(7mmHg)。因此

,高血压病人应当控制热能摄入,保持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

食减肥。高血压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摄人的热量以126—167千焦(30~40千

卡)重较合适,肥胖者可适当减少热量。控制热能须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饼干、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

热能食品。

3.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容易引起血脂

、血尿酸、血糖升高,导致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

增加。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少吃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

肥肉、肉皮、鱼子、奶油等,适当增加海带、牛奶、酸牛奶、虾皮、紫菜、

海蜇等食品的摄人量。高血压病人每日摄入的含糖类主食以150~250g为宜

,尽量少吃甜食。烹调时多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

4.适量摄入蛋白质 为了血管富有弹性,高血压病人需要的优质蛋白

质要多一些,应限制动物蛋白。每日蛋白质的摄人量以每千克体重1g为宜,

动、植物蛋白各占一半可起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例如60

千克体重的人,每日可吃60g蛋白质,其中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各占50%。

适宜的食物有:蛋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