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最开始是来自聊天室,大概这种东西现在已经鲜有人光顾了。因为可以匿名,而加之大家不知道怎样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曾经时兴一种网聊秘伎就是一进门就破口大骂,越难听越有人注意你,然后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对骂起来,沟通由此开始。
后来网络暴力发展为BBS留言,相对而言,骂人的情况有所改变,当然也有不堪入目的,但BBS的好处就是能立此存照,不像聊天那样,屏幕刷得很快,你骂完一走了之。
今日,更为赤裸的网络暴力让人目惊口呆!“丁香小慧”原来没有被殴!“世上最恶毒的后妈”陈彩诗沉冤昭雪。这个普通的妇女满腹委屈地说:“都说是我打的,这样下去,我也活不下去了。”
之前,在所谓的“卖身救母事件”、“川航张敏佳事件”、“网络追杀”、“虐猫事件”及“铜须事件”中,某些网友对这些事件发表的网络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由此完成了虚拟空间中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甚至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处罚。而这些处罚的基础,也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部分人的暴政”。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享受着风险趋近于零的所谓“自由”,高举的是道德之旗,行的却是“暴力”之实。
这些事件,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地以道德的名义愤怒声讨事件主角。一些网民还会想方设法了解到当事人的真实姓名、照片、手机号、父母的住址,并将之公布……不少人对当事人及其家人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羞辱。再次,网民的语言充满暴力色彩,有人呼吁全社会封杀当事人;一些网民甚至组织虚拟审判,以静坐、游行、谩骂等虚拟形式集体声讨等。
互联网的出现,诚然有助于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社会理性程度和民主素养不高的情况下,民意的最小单元“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依据利益权衡介入公共生活,并决定自己的言行,个人趣味才是选择的基础。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任网络暴力大行其道,网络这个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迟早都会对我们关闭。
以上作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们,不是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有一天,网络暴力伤害你我没商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