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篇旧文,围绕的是个旧话题:如何看待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这样的问题想了很久之后,整理了一下,大家心里排队,看看一个公司无论创业小公司还是跨国大公司是不是这样。
普通员工--责任心
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多数的情况是一项工作的执行者。工作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对待工作的态度。有的人当天和尚撞天钟,就是一个字“混”,上班签到吃早饭,看看新闻到中饭,抽烟,厕所加QQ,平安回家等晚饭;老板要是盯着看,接个任务出去转,是好是坏自己编,决策得靠您来办。
员工普遍没有责任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收入是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换来的。拿着别人的钱,付出的时间没有创造相应的价值。管理层压力很大,工作任务没办法保质保量完成;决策层压力更大,决策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都迷糊了。员工千万别认为自己没事,老板急了就得裁员,您就得夹包接茬出去找工作。年头长了,大家都得问问您,怎么30好几了,还是普通小职员啊??怎么还老换工作啊??您不会好意思说:“我上这么多年班,什么本事没长,就学会QQ和瞎编了吧??”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你这人也太不靠谱了,谁敢用你呀??
人还得踏踏实实滴,尽心尽力滴,一丝不苟滴。。。。。。,作为普通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尽好自己的工作责任,金子就会发光;就是这儿没发光,您还怕找不到光线暗,需要您的光的地方??
中层管理--事业心
作为一个公司的头目,只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颗责任心已经远远不够了。中层是衔接,安排手下的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向高层汇报,从高层接受新任务等等。一个中层,需要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用老板的心态考虑老板决策,用老板的心态考虑普通员工的心态,用老板的心态考虑和自己平行关系的同事的心态。中层,要求的不仅仅是个能力,更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付出,不计回报的心态。
我们身边都会遇到这样的人。处在一个中层领导的位置,产生了一些复杂的心态:1,早些年奋斗了不少,现在工资也不错,手下有人干活,能管到自己的人少了,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没事动动口头文学,哄好上面,拉拢平级,安抚下级,经常上班出去见个朋友,买点东西,一个字“混”。2,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一朝上位,感觉自己也很难往上爬了,自己去别的地方也很难找到更合适的位置了,每天工作如履薄冰,头顶上总挂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贡献,但也没犯错误”,公司逐渐往前走,自己总在原地。3,手中有了些权力,自己也有给自己奋斗的想法,但通常害怕冒风险。就利用自己的一些资源为自己在外面挣一些外快。说得通俗点一个字“黑钱”
抛开对工作什么想法都没有的人不谈,我的经验,对工作不计回报的人往往得到的回报更超乎想像;而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得到的往往都低于自己的预期。
高层决策--公益心
大家可能比较迷惑。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一个公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和公益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理解是,一个公司脱离了外界,与消费者,合作伙伴,政府,媒体,竞争对手,甚至和自己的公司业务无关的普通老百姓的联系,后果是不可想像的。
公司在成长的过程中,前期的利润增长比率应该远高于企业的品牌增长率;当公司步入稳定期,或者成为一个公众公司,品牌的增长度和保持度要比利润的增长度和保持度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品牌被破坏,其杀伤力远远大于销售额的下降。这点可以从去年发生的欧典地板,SKII等例子上看到。而成功的例子不乏农夫山泉“一分钱”行动,蒙牛“一斤奶”行动,远至李嘉诚从事的各种公益活动。这些都是推动品牌提升的办法。说得更冠冕一点,公司的每一步成长不都是来自于各界领导,兄弟单位,媒体朋友和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吗?没有回报也就算了,挣了钱还老琢磨着算计这个,诋毁那个,实在有点心胸狭窄的嫌疑。
在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可惜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还比较小,比较穷,还没有哪个企业的高层从企业层面真正意识到这点。倒是出了不少“点击欺诈”,“流量作弊”,“恶性竞争口水战”“xx门”。害怕舆论的监督,又总想做点偷鸡摸狗的事儿,我不得不说一句:同志,你以为你是谁呀?地球都围绕你一个人转呀??你是太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