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67.00目录:图书,其他,
品牌:蒋刚
基本信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86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030219329
·条码:9787030219329
·版次: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丛书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公元前2千纪晋陕高原与燕山南北考古学文化的综合性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公元前2千纪晋陕高原和燕山南北的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和文化结构,并从陶器、青铜器等专题研究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公元前2千纪晋陕高原与燕山南北的文化变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本书适合考古学、历史学、北方少数民族史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
媒体推荐
?
编辑推荐
?
专业书评
?
目录
序
第一部分 晋陕高原
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研究
晋中地区与晋陕高原及中原文化的关系
晋陕高原商周时期青铜器分群研究
南流黄河两岸出土青铜器的年代与组合研究
试论“勺形器”的用途——兼论晋陕高原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武装化与移动化
商周长体刀起源再研究
第二部分 燕山南北
燕山南麓夏至早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与文化格局
试论冀北地区夏至早商时期的外来文化及其影响
朱开沟文化因素的东传
浅析镇江营与塔照遗址的两种陶鬲制作方法
商末周初:围坊三期文化与张家园上层文化
燕山南北商周之际青铜器遗存的分群研究
第三部分 各地区的比较
商周时期中国北方冶金区的形成——商周时期北方青铜器的比较研究
两种“花边鬲”的辨析
夏商西周文化对晋陕高原、燕山南麓北方青铜文化的影响
英文提要
……[看更多目录]
序言
?
文摘
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格局研究
五、结语
通过对晋陕高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基本理清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基本面貌、发展脉络、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由此,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晋陕高原地处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的中段,是长城文化带东西联系的必经之路,这一地区的古代遗存,尤其是以花边鬲为重要内涵的考古学文化对长城文化带的形成起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龙山晚期和夏商时期与仰韶时代相比,我国中原地区和长城地带南北古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北方地区东西之间的联系却不断加强,相通因素日益增多。这种相通因素首先表现在龙山晚期广布于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中北、冀西北乃至北京昌平雪山的矮领胖袋足双錾鬲上。到二里岗上层晚段,朱开沟遗址结束后,以花边鬲为代表的一系列相通因素开始广泛流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长城沿线西起陕甘、东到辽东的各考古学文化,纷纷采用各种形式的花边在陶鬲等的口沿做装饰。与此同时,晋陕高原以石楼类型和保德类型为代表、燕山南北以E群为代表的北方系青铜器遗存也显示了北方长城地带东西部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此可以看出,龙山晚期至商代,晋陕高原作为中国北方长城文化带中间地区,在此文化带的形成初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晋陕高原是中原地区和北方草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地区文化和欧亚大草原文化的双向影响。
中原地区夏商王朝对晋陕高原文化的影响从南到北是依次减弱的。夏代,在晋中地区,白燕遗址等居住遗迹中仅有浅盘细把豆和少量的四足方杯、筒流爵、扁三角足鼎反映出与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文化的交往。但从狄村、东太堡、许坦等墓葬遗存的面貌来看,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就可以说是大量涌现,有人据此认为这些墓葬遗存是东下冯文化向北迁徙的结果。不管怎样,中原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其影响仅表现在四足方杯、双系罐、折腹盆、器盖等少量器物之上。到了商代,商文化对晋中、河套地区的同期遗存影响更加强烈。晋中地区,在商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当地遗存与商文化的融合不断深化,并逐渐改变了自身的文化进程,日益向中心区商文化靠拢。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我们看到的情况则有所差别,在这里,也出现了一些来自早商文化的因素,如H5028中出有商式青铜鼎、爵;早商式的铜戈与朱开沟8类遗存中的典型器物带纽罐以及
……[看更多书摘]
后记
?
点此购买报价¥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