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强 吴海瀛 记者 于莘明) 直径5米立式风洞首次自由飞尾旋试验,2月20日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研究所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立式风洞已经具备开展型号自由飞尾旋试验的能力,填补了国内该项试验研究空白,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尾旋又称螺旋,是指飞机在持续失速状态下,以很小的半径沿很陡的螺旋航迹一面旋转、一面高度急剧下降的现象,其直接后果通常就是机毁人亡。国外很早就利用风洞试验开展飞机尾旋试验研究,立式风洞就是专门为研究飞机尾旋试验而建造的地面模拟设备,利用立式风洞进行飞机自由飞尾旋试验,可为飞行员提供如何将飞机改出尾旋的方法,这对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发挥其极限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我们国家没有立式风洞,尾旋试验研究一直处于探索之中。
该立式风洞自建成以来,低速所科研人员利用设备优势,立足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尾旋试验技术研究。他们通过自主创新、集智攻关,用一年多时间,攻克了飞机自由飞尾旋模型的设计、加工、调试和非接触测量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使其核心技术指标“质量与转动惯量调试精度”比预期提高了一个量级,并首次利用舵面控制系统成功将飞机模型改出尾旋,通过尾旋参数测量系统得到了精确的试验数据,分析出了飞机在某飞行状态下的尾旋运动特性。这次试验结果表明,直径5米立式风洞已正式具备开展型号自由飞尾旋试验的技术条件。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