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杏仁的气味接近玫瑰还是香蕉呢?现在,利用首次成功绘制的气味图并分析不同气味间的相对距离,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科学家解开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玫瑰。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学》期刊上的这项发现,也许能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潜藏在我们嗅觉背后的基本法则,以及有可能将气味进行数字化,以便在未来经由电脑进行传输。
我们都知道音节上的“哆”与“啦”的距离要比“哆”与“唻”远,这不只是因为我们的耳朵告诉我们距离更大,还因为他们的频率分的更开。不过这种物理关系却从未在嗅觉上被发现过,这主要因为是气味分子比声音频率更难确定。
为了创建气味地图,科学家从250种有气味的物体开始,给每种物体建立了一份包含大约1600种化学特征的清单。研究人员利用这个数据库创建了一个多维气味图,该图可揭示一个气味分子与另一个气味分子之间的距离。
最终,研究人员将在地图上定位某一气味所需的特征清单消减至大约40种,然后察看大脑是否能像认识音乐音阶那样辨识这个气味图。
研究人员重新查阅了先前发表的许多类似研究,这些研究测量了各种实验动物(从果蝇到大鼠)神经对气味的反应模式。研究发现在所有物种中,图上任意两种气味更接近,神经反应模式也更相似。
通过预测气味将激发的神经反应模式,研究人员还测试了70种新气味。经与尚未发表的日本东京大学完成的嗅觉实验结果相比,研究人员发现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当匹配。
与通常秉承的嗅觉是主观体验的观点相反,这些发现支持了科学家的理论,即存在普遍的法则管理着气味组织,而这些法则则决定了大脑如何对待它们。
记者冯卫东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