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海洋观测任务完成大半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7月11日,少先队员挥舞国旗送别“雪龙”号。当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科考基地码头启程前往北极,将展开为期75天的第三次北极科考。此次出征北极是我国北极科考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一次。科考将主要针对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北冰洋独特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北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展开研究。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雪龙”号8月16日电(记者 崔静)8月16日17时50分(北京时间13时50分),随着装满北冰洋深海海水的采水仪缓慢浮出水面,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宣布圆满完成对第100个海洋站位的定点综合观测,这标志着本次科考已完成70%以上的海洋观测任务。

目前已经观测完毕的站位包括:白令海深海盆观测站位18个,白令海陆架观测站位17个,白令海峡观测站位12个,楚科奇海观测站位22个,波弗特海观测站位12个,加拿大海盆观测站位19个。近80名科考队员昼夜奋战,对这100个站位进行了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海洋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观测考察,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由于海洋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重点海域进行定点综合观测是中国历次北极科考的重要内容。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根据水深、海流等海洋环境状况,预先设定了130余个正规与备选海洋观测站位。

据悉,科考队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寻找厚度适宜的大面积海冰,建立长期与短期冰站,在冰上开展多学科的联合观测作业,研究海冰、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机理。目前,“雪龙”号科考船已沿着西经147度航行至北纬79度附近,正在向北纬80度挺进。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