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商们正面临着高利润时代的消逝,市场被不断挖掘,但竞争同时加剧。爱立信要担负的不单是拓展全球市场的重任,它也要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的挑战。
8月21日,爱立信(www.ericsson.com.cn)在位于北京望京创业科技园的总部大厦内,举行了“2008最新技术展示会”,包括GPON(Gigabit-Capable PON,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全IP网络演进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等构成爱立信全业务宽带战略核心的技术悉数亮相,相关的多媒体业务、爱立信TD-SCDMA端到端解决方案及产品、以及环保节能系列产品也作为展出的重点被详加推介。
其中,对于中国市场中目前正在由中国移动推进的TD-SCDMA网络演变,爱立信表现出了更多的注意力。在技术展览会的致辞中,爱立信大中华区总裁马志鸿表示:“中国的电信业发展正处于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进入3G时代的全业务运营商将推动全业务宽带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得到部署。”
不单单是爱立信中国公司。在爱立信全球,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甚于从前。
在3年前,2005年的5月,爱立信对TD-SCDMA的态度还是与中兴通讯(www.zte.com.cn)签署战略协议、以OEM的方式将后者的产品集成到爱立信的无线接入网络中。但到了如今,爱立信已经拥有了自己的TD-SCDMA Node B产品,虽然爱立信中国公司市场与战略规划部主管常刚曾有表示,与中兴的整体合作仍将继续,但随着爱立信对TD网络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的加强,目前它已成为业界唯一能提供包括核心网、Node B和OSS系统在内的TD-SCDMA商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跨国电信制造商。换言之,过去只停留在“合作”层面的业务,如今随着形势变化,已经使得它将与合作伙伴展开直接的竞争。
业绩入冬?
以上一案并非特例。在全球网络资源再度焕发生机的这两年,与第一波网络繁荣景象不同的是,资源全球化并未延续通信行业尤其是电信领域的设备高利润盛况,相反地,3G的筹备和运营为无线网络添加了筹码,却也加速了其平民化的历程。
7月22日,爱立信公司发布了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爱立信2008年第二季度实现净销售额485亿瑞典克朗(约合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在第二季度,包括18亿瑞典克朗的重组开支在内,净收入为19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64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70%;上半年,包括26亿瑞典克朗的重组开支在内,净收入为45亿瑞典克朗,去年同期为122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63%。
这份财报的表现不容乐观,按照部门内收入来看,爱立信网络设备部门、专业服务部门和多媒体部门虽在销售额上有所增长,但运营利润均比去年同期下滑。其中最重要的网络设备部门增长乏力,在2007年,由于网络设备方面的业绩,爱立信股价已下跌了43%。
业绩增长乏力并非爱立信一家面临的考验。7月底同样发布了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的主流设备商之一阿尔卡特朗讯也面临同样问题,其营收为41.01亿欧元(约合60亿美元),同比下降5.2%,而自从2006年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以来,新公司已经连续6个季度亏损,亏损总额累计达48亿欧元。
当然,不佳的业绩也许还来自持续走低的美元汇率影响。在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出利润下滑的迹象时,当时爱立信公司总裁思文凯表示,在市场需求低迷和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公司仍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应该感到满意。竞技的利刃
但这多少解释得有些勉强。因为与此相对的则是中兴、华为(www.huawei.com.cn)等过去在高端市场竞争略显弱势的设备商们,在全球市场高涨的业绩。在华为公布的2007年度160亿美元的合同销售额中,72%来自海外市场,华为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成长率超过150%。
但与华为、中兴们不同,眼下也许是到了爱立信们为过去庞大的组织架构做出调整,包括对既往战略改变方向付出一定代价的时候了。比如对TD网络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于全球市场应变的速度。中兴、华为为代表的电信设备商以极高的性价比为利刃打开了全球市场,而过去居于主流姿态的北电(www.nortel.com.cn)、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等厂商也许还在纠结于是否应该放低姿态来迎合一部分利润不甚可观的市场地区。
可供犹豫的时间并不太多。爱立信公司董事长泰斯库以北京市长顾问身份应邀出席了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他面对媒体时延续了爱立信一贯的客观姿态,表示“爱立信正感受到来自华为的威胁”,他还称赞说,华为公司已经很出色,近年来保持了爆炸式增长并持续加大对3G的研发投入。
但即便是如华为,从财务报告中折射出的产业态势也可以说明,整个通信设备行业应对的市场严峻形势。作为非上市公司,华为正在逐渐将自身财务数据透明化,在2008年7月初时,它比普通上市公司晚了近三个月来披露自己的业绩。除了已经提及的足以令它骄傲的合同收入等数据,还有值得警惕的另一组对比: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下降,但负债总量增加了22.9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7%;应收账款高涨了50%以上,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了12.9%。这一切都表明华为的资金压力到了危险境地,资金回笼能力下降明显。
这其实是华为一直以来奉行的竞争策略风险显露:大肆的海外扩张虽然拉动了收入增长,但也给财务带来了沉重压力;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电信行业通行的由设备商进行前期贴补的手段,这在过去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招标等方案实施中是不言自明的法则,帮助本土厂商在竞争中打破了跨国电信设备商垄断的同时,也营造了长期的经营风险。
技术新机会
尽管如此,爱立信也必须适应中国通信业的大气场,目前爱立信仍然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是爱立信最大市场,在华销售额占集团销售总额的7%。爱立信公司董事长泰斯库也表示,中国移动千亿元GSM网络扩容和升级成为爱立信提升收入的大好机遇,拥有一个针对中国3G标准的解决方案对于爱立信公司而言非常重要,这也和2007年底以来,爱立信一改往日与中兴合作销售TD基站的做法,转而建立自己的基站做了注解。而据坊间传闻,在这一市场,爱立信计划占有中国15~20%的市场份额。
为沃达丰爱尔兰公司提供实时计费和IP多媒体子系统(IMS)解决方案、推出智能的以太网交换机SM 480帮助运营商整合他们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中国网通(www.cnc.cn)共同为国家大剧院部署室内分布系统……长长的堪称辉煌的业务表上历数了爱立信在全球通信行业为技术和市场进行的开拓性努力,但要在网络向下一代演进的计划中抓住机会,为市场举措提供最有力支援的仍然是技术本身。
今年5月传出消息,爱立信日前推出了一项耗资250亿美元、为期5年的研发计划,据路透社报道,爱立信公司虽然在过去6个月中的利润率不佳,股价也起伏不定,但是仍然对改善利润状况充满信心。这一耗资巨大的研发计划即是为此而行。而在其2008年的新技术展示会中,HSPA移动宽带解决方案意味着商用网络最高上行速率标准、全球部署的大容量GPON光纤系统已经能够代表一部分未来研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