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做法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8-10-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地方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做法有:

各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做法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杭州、绍兴两市分别于今年4月、7月投入2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创业领域。同时,浙江省规定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对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2年以上的投资,其投资额的70%可在应纳税所得中抵扣。

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浙江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截至今年8月,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金融机构共计向近20万家(次)微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新增小企业贷款累计达258亿元。

实行担保贷款风险共担。上海市构建了多渠道、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担保贷款风险共担和担保资金放大的机制。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按高新技术企业6∶4、一般企业5∶5的比例共担担保资金风险;担保资金与银行贷款按1∶5比例放大,并按高新技术企业9∶1、一般企业8.5∶1.5的比例共担贷款坏账损失风险。

制定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总体规划。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农信社联合推出了“三年万家”计划,确定今后三年每年选择3000家以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合法诚信经营的小企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平台。2006年,浙江省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贷款融资平台。截至今年8月,共为191个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发放基准利率贷款超过3亿元。

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江苏省从2007年11月开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目前已成立2家,年内还将陆续设立15家。浙江省今年7月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并给予了政策扶持,首批小额贷款公司最早在今年9月开业,明年1月将视试点情况进行推广。

创新担保类融资产品。今年6月,浙江省规定,在浙江省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人数为200人以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可用自有股权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