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个别媒体有关“教育部承认当年高校扩招太急促”的报道,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根本没有说过扩招太急促导致就业难等话题,有关报道严重失实。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教育部门负责人当初的言论是这样的: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了迎接进入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为加快实现现代化,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立足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及时做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
我们不妨再对照被教育部认定为失实报道的报道: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介绍,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但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
应该说,教育部此番出来澄清事实,主要是认为有报道错误解读了教育部门负责人的说话精神。不过,从教育部认定为失实的报道来看,除了“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有失实的嫌疑外,其它内容怎么看都如真的一样,它更真实地反映出高校的现状,倒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还原后的言论更像失实报道,如果不太失实,也是八股文式的表述,没有多大意思。
如今的大学是怎样的?为此,笔者可以这样表述:为了适应高校扩招决策需要提供足够学位的强烈需求,为了迎接学生进入学校称为大学生的迫切需要,本科院校需要建立独立学院,专科学校需要加快升本步伐,中专院校需要加快合并狂潮成为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需要开放化、网络化。因此,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约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这一数据的背后,却反映出了失实报道提及的诸多问题,可惜,这些真实的问题却不能作为“扩招太急促”的论据!
也许,我应该抱着人可以的进步的观点分析问题。当一个5科(共750分)只考了280的学生也可以称为大学生时,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多少含金量?这样的大学生能够成为大学生难道不是扩招惹的祸吗?这样的大学生到时一旦就不了业,难道高校扩招不应该成为原因之一吗?也许,中国“某某学院”的名称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与大学没有太多关系,要不原本只是中专的学校为什么一下子就变成大学了?这难道不是高校扩招背景下滋生的怪胎吗?这样的大学,已经不能称为大学了,要不就再来一次改革,就如中国足球联赛一样,不管水平怎样,也要与国际接轨,最高水平级别的联赛叫做“超级联赛”,咱们也把大学称为超级大学,然后就可以把原来的中专大胆升格为大学了,这很好玩。
真新闻更像失实报道,但愿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热门推荐:
Flash视频教程大合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