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高校杜绝按学生经济状况安排住房,并就此将对各高校开展检查。教育部办公厅要求全国高校在检查前对学生住宿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较之教育部此前发出的诸如“冬季长跑”、“跳交际舞”种种通知,高校“不按学生贫富状况分别安排住宿”的通知在网络上甫一面世,引来的不再是板砖与口水齐飞,质疑声与讥笑声此起彼伏,相反却是认同和支持。无疑,公众的肯定意见表达缘于“不按贫富分宿”措施本身的“公共理性”:既可保护贫困生们的隐私,祛除其因此衍生的巨大压力;还能借助这种混合寄宿制度,促进贫、富学生在交流中达到人格的塑成与完善。
在现实生活中,富人可粞身于百万豪宅,穷人却只能蜗居在几百元一月的廉租房里。但按照罗尔斯的社会公正原则,这依旧是一种“相对的公平”:“住宅分裂”只不过是整个社会中不同阶层“财富分裂”的缩影而已。然而,这样的社会逻辑却不适用于大学。大学校园之所以值得敬畏,不仅因为这里有知识,有传统,有大师,更因为这里有超越世俗之上的“慎独”精神。它往往与平等、公正等美好的词语黏合在一起。它超越于庸俗的社会逻辑之上,独立特行,无法承受人为的“按贫富状况分宿”的变相歧视之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再按贫富分宿”与其说是教育部一次行政举措的微调,不如说是一次对大学精神或曰气质的呵护或矫偏。现在的大学当然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但大学毕竟还是要和世俗社会保持些距离。然而反观现实,大学和大学精神的脐带联系早被无情撕开,学术造假、学钱交易、学术权力化等现象早已见怪不怪。社会规则也正日益俘虏着我们的大学,权力、金钱、地位带来的“强势”,正在逐步取代学术本身的圣洁感、公平感。大学“求真‘气质的日益式微,久被媒体和公众所诟病。教育部“不再按贫富住宿”的举措,无疑是对公正、平等之“大学气质”的一种“现实弥补”,值得赞扬。
由教育部号召高校“不再按贫富分宿”,还有着其他呵护大学精神形式所不能比的“机会成本”获得。以往媒体和公众呼吁大学精神、大学气质回归,多停留于道德规劝的个体层面,难以奏效。而教育部以“不再按贫富分宿”的具体举措为之,具有刚性、强制性、保障性等特点。它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动、由上而下推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见效也必然较快。
呵护大学气质从“不按贫富分宿”开始。在浏览这条新闻时,我看到了许多网民的留言,在这里摘录一则,它应该代表着许多高校学子的心声:让我遇见你,睡在我下铺的(富)穷兄弟。不再按贫富状况住宿,不再有因为经济状况被人为划开的鸿沟,遇见下铺的(富)穷兄弟很容易。然而那些“随处可见的大学精神”,我要经历多少山高水长、长途跋涉,才能无声地邂逅到你?!
热门推荐:
Flash视频教程大合集
Photoshop视频教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