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我国的“全业务运营元年”。随着5月份电信重组的正式宣布,期盼已久的全业务运营大幕徐徐开启,新的三大运营商基本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实力。
然而,我国运营商长期以来实行移动、固网分业经营,除了中国联通以外,其他运营商不具备全业务运营的经验。当大门突然敞开、运营商可以放手一搏时,他们在击掌相庆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困惑:如何综合利用固定、移动、无线等网络优势,如何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发适合的业务,如何制定灵活的资费策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经验不妨被我国借鉴尝试。
从全球来看,全业务运营是较为通行的做法。根据2007年福布斯排行榜,全球排名前20位的电信运营商中,全业务运营的有16家,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at&t、Verizon、西班牙电信、德国电信、NTT docomo、法国电信等,单业务运营的仅有4家,除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外还有美国的Sprint Nextel。
16家运营商中,英国电信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全业务运营的尝试。这些运营商有的原本是市场领先者,激烈的竞争使其优势不再,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它们自我变革,如德国电信、法国电信、新加坡电信;有的迫于该国政府非对称管制的压力不得不另辟出路,如英国电信;有的作为市场追随者,积极挑战市场领导者的地位,从而必须选择有增长潜力的业务,如KDDI。不同的原因,共同的结果,它们都走上了全业务运营的道路。
为了实现全业务,运营商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网络。有的采取了虚拟移动网络的方式,如英国电信;有的通过收购重组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条件,如AT&T、Verizon、西班牙电信;有的本身就是全业务运营商,如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而不论基础条件如何,它们都注重固网和移动的融合,因为融合业务是用户的需求所在,也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网络的优势。
具备全业务运营条件后,各个运营商无不结合市场推陈出新,家庭业务、娱乐业务、企业信息业务、IPTV等体现融合特色的业务不断被开发出来。在推广业务时,它们充分利用融合的便利性,提供打包捆绑的资费策略,增强了用户黏性。同时,运营商还统一业务品牌,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与上下游合作,打造新型支撑模式,以为全业务运营提供良好的支撑。面对众多的市场选择,很多运营商将重点放在了移动通信和企业客户领域,在选择技术时也尽量兼顾技术先进性和成本的适应性。
在全业务运营战略帮助下,这些运营商或者扭转经营困境,或者保持领先地位,或者向市场领先者构成了挑战,全球电信行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