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IT巨头却反其道行之,包括阿里巴巴、盛大、腾讯等在内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展大规模校园招聘,这可说是当前全球IT业的特例。
互联网企业选择逆市“圈”人,业内专家认为是企业的市场战略。在危机期间,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公司可以更低廉的价格找到潜质更好的新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的骨干员工。同时,挖竞争对手的“墙角”也能起到打击对手的作用。
巨头抢滩校园忙“圈”人
互联网业界竞争的加剧可能会导致“裁员门”的上演。因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为了保证收益率,缩小业务规模,裁员以降低成本是常用方法。
但近期多家国内互联网企业启动人才储备计划,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集体“过冬”的需求。阿里巴巴亮出招聘3000人的大手笔,是往年公司招聘人数的10倍;腾讯今年招聘700人,主要集中在技术、产品、设计三大类;百度今年的校园招聘总数达600多人,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将大幅度地为其11个核心技术部门注入新的血液;网易校园招聘总人数近千人;盛大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校园招聘……
在这些招聘的企业中,不排除有部分是在作秀,宣导企业品牌来得比真正落实招聘人数及岗位来得重要。但大多数企业瞅准了金融危机中的机会,“屯”人过“冬”。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经历过几年前互联网冬天的企业都已经有所准备,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扩大人才储备,为下一个互联网高峰的到来做准备。”
这些企业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即希望可以通过招聘吸收到未来3至5年内可以成长为公司骨干力量的高端人才。在企业普遍裁员,压缩运营成本的今天,互联网企业招兵买马,扩大规模,也可说是企业自身实力的体现。
互联网行业偏向应用服务
国内IT巨头大规模招聘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全球经济的冬天。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将给其相关产业带来新一轮的机会。也许阿里巴巴们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抢先做好大量人才的储备。
各个IT巨头为争夺人才,采取了各种形式深入高校这个人才战略储备地。而从每家企业招聘的职位,也能窥见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大计。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互联网行业在入门级人才上,是“供大于求”的。但是在具有经验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储备方面,企业所需人才缺口很大。
中华英才网统计显示,互联网领域运营类职位占总体职位比率高达32%,环比也有11%的增长。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指出:“在互联网行业,运营的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市场、运营、客服、及产品设计等细分类别。新的应用和技术,需要运营才能被市场接受,无论网络游戏、SNS社区还是电子商务,运营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砝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互联网行业偏向应用服务的特点。”
人才储备成企业“软实力”
人才是企业生存的资本。
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改写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场排名。但中国互联网未来10年,当外资企业更加本土化后,中国企业的优势将很难再凸显。可以说人才才是企业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作为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变化之一,强调“软实力”逐渐成为角逐行业排名的一股潮流。而“软实力”更体现在人才储备方面。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说过一开始并不喜欢招聘应届生,认为他们“一天三个主意,一年换三个工作。”但是后来他开始修正自己的观念。“在淘宝网前期开发阶段,主创人员中就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经受了默默无闻和勤苦工作的考验。很多当初的大学生现在已经开始管理几百号人了。”马云开始相信,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好。
由于互联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普遍较低,行业工作经验较少,企业更注重从内部发掘有潜质的员工并加以重点培育,要敢于任用年轻员工担任关键岗位和管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自己的核心队伍和管理人员。这种内部培养和提拔机制也能不断地激励士气,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企业强调软实力过程中,互联网本身的增值服务仍需要强化,因为这已经成为目前多个互联网公司的保证稳定现金流的方式。
【更多内容请关注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