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 体育世界的“毒瘤”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1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合成类固醇让女人变成“男人”

加拿大运动药物专家戈德曼指出,最早服用雄性合成类固醇而在比赛中获胜的著名女子运动员包括:前苏联的欧洲女子200米跑冠军伊特基娜、罗马尼亚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巴拉斯以及前苏联的普雷斯和被称为“列宁格勒之花”的1964年奥运会女子铅球和铁饼冠军塔普雷斯。

当波兰女子短跑运动员克洛布科夫斯卡在1967年欧洲田径锦标赛上,因染色体问题导致女性身份被怀疑后,这4名女运动员便都在她们运动生涯的巅峰时期悄然消失了。这些女人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服用了雄性合成类固醇可增强女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进取欲望,使她们在肉体上、精神上和感情上变得更像男人。

■嗓音低沉的女游泳队席卷金牌

1976年,在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上,有记者问前民主德国国家游泳队的领队,为什么在比赛中所向披靡的民主德国女子游泳运动员讲起话来都嗓音低沉?该官员得意地撇着嘴冷笑说,因为她们都是来比赛游泳,不是来比赛唱歌的。

在那届奥运会上,尽管人们都猜测民主德国女子游泳选手服用了合成类固醇,但由于兴奋剂检测程序查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主德国队在总共13项女子游泳比赛中风卷残云般地夺走了11枚金牌、6枚银牌和1枚铜牌。

■“第一飞人”约翰逊被没收金牌

因为一直未研究出准确而可靠的检测方法,国际奥委会直到1975年才宣布禁止使用合成类固醇。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共有11名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其中8人被认为服用了合成类固醇。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在被查出的12名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中,有11人服用的是合成类固醇药物。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爆出了世界体坛最大的兴奋剂丑闻。当时的世界“第一飞人”、加拿大著名短跑运动员约翰逊因被查出服用合成类固醇药物康力龙而被取消金牌。在这届奥运会上共查出10名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其中有6人被没收已经获得的奖牌(其中包括3枚金牌)。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举重队因兴奋剂问题全部退出比赛。

■增长肌肉的生长素难以检查

由于合成类固醇已难逃法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转而使用不会被查获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具有合成代谢作用,可增长肌肉。国际奥委会主席兼医学委员会副主席罗格认为,生长激素是目前滥用程度最高的禁药,因为查不出来,它已成为合成类固醇的替代品,所有的运动项目中都有人在使用。

另一种尚无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而被运动员广泛使用的流行禁用药物是红细胞生长素,它具有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提高携氧能力的作用,被认为可增强耐力,使用者主要集中在长跑、长距离游泳和自行车项目中。

■兴奋剂检查费用不菲

兴奋剂检测的每道程序都很费钱,鉴定各种类固醇的每一项化验都要花费160美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检查了1507名运动员,总耗资200万美元,平均每人的检查费用大约为1327美元。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检查了1600名运动员,由于检查费用上涨,耗资3000万美元,约合每人1875美元。

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一年兴奋剂检查耗资高达1亿美元。到了1995年的非洲运动会,组委会为兴奋剂检查支出的经费高达1500万美元,竟超过了举办运动会本身所需的费用。

2003年,美国反兴奋剂组织揭露了美国田径运动员使用兴奋剂THG的巨大丑闻,称运动员、教练员与药品公司利用高科技手段联合起来蒙骗反兴奋剂组织,引起了世界体坛的极大震动。

马术比赛的兴奋剂检查费用可能是各项目中最贵的,除了对骑手进行兴奋剂检查,马匹也要检查兴奋剂,如果马匹坚决不尿,就只能抽马血检查了。一般赛马场离兴奋剂检测中心距离都比较远,其中还要涉及冷藏运输甚至空运的问题,无形中又增加了开销。

一方面是投入大量的钱财用于新的药品开发,而直接导致的是,反兴奋剂检测成倍的金钱付出以遏制这种行为。

■面对名利诱惑宁死也要吃药

在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这些难以抗拒的荣誉和物质的双重诱惑,会使一些运动员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冒险使用兴奋剂。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加拿大反对滥用药物组织主席戈德曼曾向198名世界优秀运动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有一种神奇的药物,它能使你们在5年之内在包括奥运会之内的所有比赛中战无不胜,但你们吃了这种药,5年之后就会死去,你们愿意吃吗?”结果,103名运动员(52%)回答说愿意吃。在重大比赛中获胜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竟然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反兴奋剂斗争的3个阶段

综上所述,兴奋剂与反兴奋剂斗争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为第一阶段,被滥用的兴奋剂主要是传统兴奋剂即刺激剂、麻醉剂等。这些药物在赛前使用、尿液中的药物浓度高,而且这些药物的结构简单,检测没有太大的困难。

20世纪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被滥用的药物以合成类固醇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合成代谢。滥用者在平时训练中有计划地用药,比赛前提早停药,以躲避兴奋剂检测。这些药物的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直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时,检测方法才有了重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为第三阶段,内源性激素成为主要滥用对象。由于正常人体中存在这些物质,区分是否滥用有相当的困难,加之这些物质中的肽类激素比类固醇激素的分子量大,分析的难度就更大。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可靠的检测方法,现代精密仪器能测出一个标准泳池中放进的一粒砂糖,这种仪器已经用于兴奋剂检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