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網民 2011-11-29 15:00:05
評論原水受汙染,魚兒先「報警」(圖)
2009-12-07 10:24
台海網 評論0條
台海網12月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黃智敏 通訊員 陳曉斌)水質優良,魚兒暢遊;水質變壞,魚兒翻白:這是自然規律。廈門市就讓魚兒「上崗」監測水質,守護市民的用水安全。
記者昨日從廈門水務集團了解到,生物毒性監測技術已在廈門市原水水質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江東泵站和廈門各水廠,通過投放警示魚,定時觀察警示魚生存狀態,能直觀有效地監測水源是否受到突發性汙染。
上崗前須經嚴格「體檢」
「上崗」監測水質前,魚兒要經過嚴格的「體檢」和篩選。據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選用的警示魚一般是朱文錦鯉魚(常被用作餌料),或當地地面水體水源中自然存在的指標魚種,魚齡一般在3個月以內,魚體大小2~3.5厘米,最大不得超過6厘米。這是因爲魚越小,對水質的敏感度越高。
警示魚可購自水族館或直接由養殖場取得,也可自當地地面水體中抓取,在征用之前,必須先確定魚兒健康,沒有明顯畸形。在投入警示作業前,還要用正常原水先馴養一周,其死亡率不得超過20%,才能投入監測水質。
「體檢」合格之後,小魚被放入3個魚缸。每個魚缸裏,小魚不能超過20條,魚缸與流動的原水連接。缸內的魚兒每月都要定期更換,避免魚對水中汙染性物質産生耐受性,影響監測結果。
水質部門還參考日本和台灣的警示魚使用方法,制定了精細的管理辦法,連喂魚的時間、分量、殘留物清除都做了嚴格規範,這樣,才能保證小家夥們發揮最大的作用。
魚兒有異常就是「報警」
魚兒「上崗」後,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定期觀察它們的行爲是否異常、發生魚病或出現死亡現象,並做好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就要監測原水是不是遭到了汙染。
這些異常現象包括:魚兒如果沒有到進食區進食、遠離進水口、浮出水面、出現各種魚病等,甚至魚鰓顔色的變化,也是中毒的症狀。在氰鹽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鮮紅色;在堿性物質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赤褐色;在重金屬鹽類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白色。
發現魚兒異常後,工作人員將立即對水質進行檢測,如果是由于原水汙染導致魚兒異常,且發生異常的魚兒超過總數的20%時,就立即按「原水異常情況上報程序」及「水源汙染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處置。同時將原水進行采樣檢測或送檢,以確認汙染物種類。
通過這些魚兒,水質部門可以最直觀地了解原水的水質變化。當然,這只是整個水質預警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整個體系還包括水質在線監測和定期抽樣監測等技術手段,保證廈門市民喝上合格、安全的自來水。
原水受汙染,魚兒先「報警」(圖)
2009-12-07 10:24
台海網 評論0條
[url=/bbs/detail_1877222.html][img]http://image.wangchao.net.cn/bbs/1322550001801.jpg[/img][/url]
台海網12月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黃智敏 通訊員 陳曉斌)水質優良,魚兒暢遊;水質變壞,魚兒翻白:這是自然規律。廈門市就讓魚兒「上崗」監測水質,守護市民的用水安全。
記者昨日從廈門水務集團了解到,生物毒性監測技術已在廈門市原水水質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江東泵站和廈門各水廠,通過投放警示魚,定時觀察警示魚生存狀態,能直觀有效地監測水源是否受到突發性汙染。
上崗前須經嚴格「體檢」
「上崗」監測水質前,魚兒要經過嚴格的「體檢」和篩選。據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選用的警示魚一般是朱文錦鯉魚(常被用作餌料),或當地地面水體水源中自然存在的指標魚種,魚齡一般在3個月以內,魚體大小2~3.5厘米,最大不得超過6厘米。這是因爲魚越小,對水質的敏感度越高。
警示魚可購自水族館或直接由養殖場取得,也可自當地地面水體中抓取,在征用之前,必須先確定魚兒健康,沒有明顯畸形。在投入警示作業前,還要用正常原水先馴養一周,其死亡率不得超過20%,才能投入監測水質。
「體檢」合格之後,小魚被放入3個魚缸。每個魚缸裏,小魚不能超過20條,魚缸與流動的原水連接。缸內的魚兒每月都要定期更換,避免魚對水中汙染性物質産生耐受性,影響監測結果。
水質部門還參考日本和台灣的警示魚使用方法,制定了精細的管理辦法,連喂魚的時間、分量、殘留物清除都做了嚴格規範,這樣,才能保證小家夥們發揮最大的作用。
魚兒有異常就是「報警」
魚兒「上崗」後,水務集團工作人員定期觀察它們的行爲是否異常、發生魚病或出現死亡現象,並做好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就要監測原水是不是遭到了汙染。
這些異常現象包括:魚兒如果沒有到進食區進食、遠離進水口、浮出水面、出現各種魚病等,甚至魚鰓顔色的變化,也是中毒的症狀。在氰鹽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鮮紅色;在堿性物質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赤褐色;在重金屬鹽類的影響下,魚鰓會出現白色。
發現魚兒異常後,工作人員將立即對水質進行檢測,如果是由于原水汙染導致魚兒異常,且發生異常的魚兒超過總數的20%時,就立即按「原水異常情況上報程序」及「水源汙染應急預案」,進行必要的處置。同時將原水進行采樣檢測或送檢,以確認汙染物種類。
通過這些魚兒,水質部門可以最直觀地了解原水的水質變化。當然,這只是整個水質預警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整個體系還包括水質在線監測和定期抽樣監測等技術手段,保證廈門市民喝上合格、安全的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