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部相機,從銀行取一點現金,騎上摩托車,穿行在城市或者鄉村,了解當地人是怎樣生活的。
一年中,他有50%的時間在出差和旅行中度過。他的足跡一會兒到了孟買的一個小鄉村,在這裏,他拜訪的是一個貧窮的家庭,男主人的三分之一收入都用於還債;一會兒又到了重慶,那些提著一根棍子,靠為別人背東西生活的「棒棒軍」一天的生活被他完全地記錄下來。
Jan Chipchase幹的活看起來像一位采風的詩人的工作。事實上,Jan Chipchase是人類學家,他是諾基亞研究團隊的成員。
諾基亞擁有一支超過300人的設計團隊,成員來自34個不同的國家,工作地點遍及全球。這支設計團隊包括工業設計師、顏色和材質專家、圖形設計師、心理學家、研究人員、人類學家和技術專家。作為其中的一員,Jan Chipchase和他的團隊的任務是,介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然後確確實實得到人們生活所需的數據。
男人和女人,窮人和富人
為了解釋人類行為學和手機設計之間的關系,Jan Chipchase向記者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男性在60%的情況下會把手機放在右邊的褲袋裏面。60%的女性則會把手機放在包裏面。如果你是放在褲袋裏面可能將有30%的幾率錯過來電,如果放在包裏面,幾率為50%,即女性錯過來電的幾率超過男性20%。」這個觀察在一款手機的設計中得以應用,人們在手機的側面設計了來電即閃的燈。
不過,Jan Chipchase的工作並不局限於此,他的研究其實更為深入。
「我研究著重在未來3~15年的發展趨勢。」Jan Chipchase解釋道,通過觀察和了解今天的人類行為動機、探詢新流行趨勢的早期信號,並將這些知識與對科技發展的理解結合起來。Jan Chipchase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幫助同事們找到未來的方向,從而使諾基亞能走在市場的前面。
這個說法聽起來仍然有點「玄」。簡單說來,Jan Chipchase的工作就是窺視其他人的生活,盡量積累有關人類行為的知識,以便向公司反饋有用的信息。
文章開頭所說的實地信息采集工作便是所謂的「以人為本」設計的核心。對於競爭極其激烈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大部分公司都關註到了這一點。不僅僅是諾基亞,包括英特爾、摩托羅拉、微軟在內的一些公司雇用了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來研究潛在客戶。他們的目標是,當潛在消費群體意識到需要這樣的服務之前,這些公司已經感知到了他們即將的需要。因此,當這些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候,會發現這些玩意兒正中下懷,用起來得心應手。
來自不同世界的感悟
對於手機公司而言,誰先找到世界上最後一個還沒有用手機的用戶,誰就占了先機。國際電信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在 2006 年末,全球 68% 的手機用戶來自發展中國家。
幾經權衡,諾基亞啟動了「窮人戰略」,目標是大力拓展發展中國家,甚至貧窮國家的業務。
從孟買(印度)、裏約熱內盧(巴西)和阿克拉(加納)到重慶(中國)。事實上,早在諾基亞決定放下身段做低端機之前,Jan Chipchase的足跡已經出現在不少任何官方的地圖上都無法得到顯示的偏遠小鄉村。
僅在2006年一年,Jan Chipchase便訪問了15個國家。而這些行程給了Jan Chipchase想象不到的經歷。
在烏幹達,一個家庭甚至一個村莊都是分享一部手機的,因此,需要針對這樣的需求開發出共享式的功能;在另外一些地方,手機號碼被用來當作門牌號碼、銀行賬戶以及身份識別工具。
而這些行程所得來的經歷,也對另一個項目起到了支持作用。在Jan Chipchase背後,有一個諾基亞的大項目:未來城市研究。這是諾基亞的高級設計團隊所做的一系列對新興生活方式趨勢的深入探索性研究。這一研究在三個快速發展城市的平民區進行,分別是孟買(印度)、裏約熱內盧(巴西)和阿克拉(加納)。
未來城市團隊將實地考察中的照片、故事、領悟和經驗帶回到設計工作室,與諾基亞的300多名設計師們分享。這些設計師專註於將在未來一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內進入市場的產品。他們可以學習了解研究結果,激發新靈感。
這些發現能夠以不同方式應用到手機設計中。例如,諾基亞的色彩與材料設計師可以研究人們在潮濕的孟買雨季如何保護他們的手機,或人們在裏約熱內盧如何在服裝、住房和配飾上用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惠正一)【更多內容請關註科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