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半岁大的婴儿已能辨别善恶是非 健康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5月11日讯6个月大的婴儿能有什么“本领”?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半岁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善恶是非。

这一结果挑战了道德观由后天养成的旧观念,一些心理学家对此提出质疑。

辨善恶

“婴儿感知善恶的能力似乎与生俱来,”英国《每日邮报》9日援引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教授的话报道。

在一次实验中,布卢姆让6个月到1岁大的婴儿观看木偶表演。在表演中,一个“长” 着眼睛的多彩木偶正在登山,一个木偶从旁协助,另一个则伺机把登山的木偶推下山去。

看过几次后,研究人员把“乐于助人”和“搞破坏”的木偶放在婴儿面前,发现婴儿喜欢看向“乐于助人”的木偶,明显喜欢“好人”。

“结果表明,6个月到10个月大的婴儿偏爱‘好人’,讨厌‘坏人’,”布卢姆对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说。

在尚且不能蹒跚学步和牙牙学语的小小年纪,婴儿竟能形成基本道德准则,这一发现着实使认为初生婴儿大脑如同“一张白纸”的人大吃一惊。

明是非

另外两个模拟情境同样证明半岁大婴儿具有道德是非感。

在一种情境中,研究人员设计玩具狗开箱子的“独角道德剧”。其中,一只泰迪熊帮助玩具狗举起箱盖,另一只泰迪熊却固执地坐在箱盖上阻止玩具狗打开箱子。

在类似的另一种情境中,一只木偶猫与两只玩具兔玩滚皮球游戏。同样,一只兔子扮演 “好人”角色,接到猫的皮球后把球滚回去;另一只兔子扮演“坏人”角色,捡起皮球逃之夭夭。

布卢姆说:“两个实验结果显示,半岁大的婴儿大多站在‘好人’一边。”

21个月大的婴儿是非感似乎更加强烈。当研究人员为他们模拟相同的情境后,允许他们为玩具分发或收回食物。大多数婴儿选择收回“淘气白兔”的食物,一个婴儿甚至打“坏人”的头以示惩罚。

有质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诞生伊始就已经具有基本道德感,”布卢姆说,“精心设计的实验说明,初生婴儿头脑中已经有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然而,布卢姆的结论同样受到挑战。英国杜伦大学娜佳•赖斯兰博士说:“一切事情都取决于人的参照标准,”她说,“认为推球上山意味助人为乐,这是研究人员自己做出的道德判断,而婴儿可能只是喜欢看上升的东西而不是下降的东西。”

“另一项情境中,就像母亲保护孩子离开危险物体一样,也许泰迪熊压住箱盖是因为里边存在危险,”赖斯兰说,因此,婴儿无法简单判断孰对孰错。(鞠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