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投入,并把反复表态把拉动内需作为重要的工作,这对提升全社会的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恢复经济的政策层面似乎依然有改进的空间和必要。
在拉动国内经济方面,投资、出口、消费是公认的三驾马车。政府的4万亿投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投资的重视。投资拉动经济本无可厚非,但投在哪里却有区别。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它们的投资更多是着眼于下一代经济设施的投入,投入到制度和经济生态系统中。而反观我国,大量的资本依然投入到铁路、公路、机场等物质化的领域中,被简称为“铁公机”。
“铁公机”虽然能够在数字上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国内的消费受到的刺激有限,信用基础、信息化水平等整个的经济软环境也很难因此得到质的改善。
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化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我认为政府要既改善经济生态环境,又拉动消费,其实有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
现在网络购物日益成为趋势,互联网的诚信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近期,国内最大的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就透露,它们正在建设国内首个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未来,普通用户都能被纳入这个体系中来,信用度高的人购物还能得到更高的折扣。
支付宝短短几年内就从无到有,成为人们网上购物的首选支付方式,靠的不是“铁公机”式的投资拉动,而是解决了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这可以作为一种启示。
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诚信体系,推动国内信用环境的完善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单靠支付宝显然是不够的。政府完全可以借鉴吸收这个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模式,并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发消费券,政府完全可以依托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给信用度高的人发放网络消费券。这有几大好处:
首先,通过网络消费券可以刺激消费,现在网络购物市场总额已经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网络购物的人总体来说,属于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消费能力,消费券发给它们能够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
其次,发消费券给信用度高的人,能改变过去那种无目的发放的缺陷,让信用度高的获得更多的利益,以网络为基础,推动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得到改善经济生态的软投资效果。
再次,网络化、信息化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发放网络消费券,推动更多没有接触互联网的人加速“上网”,这对提升中国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一大刺激。
时代的发展很多时候是超前于人们的意识的,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应该进行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