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支付宝信任商家购物遇到了欺诈,支付宝将负责向消费者赔偿,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担保,只不过原来我们担保的是一笔笔的交易,现在担保的却是整个商家的信誉。”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邵晓锋如此阐述支付宝刚刚作出的承诺。他的公司在宣布升级信任计划,推出第一批的信任商家后,又公开宣布,今后消费者在支付宝的信任商家购物,如果遇到欺诈,支付宝将负责全额赔偿。
五年前,支付宝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担保交易模式,并一举托起了淘宝这个亚洲最大的零售商圈。五年后,升级后的“担保模式2.0”能够托起整个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庞大信用基石吗?
因担保而生
今天,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支付宝就是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同义词。很少人知道的是,支付宝最初推出时跟电子支付还根本不搭边,支付宝推出的意义在于担保。
杨丽娟是最初从事支付宝业务的三个员工之一,当时支付宝还不是一个公司,而只是淘宝上的一个工具。2003年10月份,一个购物二手富士相机的客户通过银行柜台将购机款汇给了支付宝,并通过电话传真的方式将汇款单传真给支付宝进行确认。这让杨丽娟兴奋不已,这笔七百多元的交易就是如今日交易额5.5亿元的支付宝在历史上迈出的第一步。
买家将钱打到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后确认收款,支付宝再将钱打给卖家。这个解释起来颇为繁琐的步骤就是支付宝最初推出的担保交易模式的基本流程。在网上银行等新的应用没有普及之前,这样的步骤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繁琐。那位富士相机的买家愿意采用这样的交易模式,原因显而易见——没有其他更可信的方式可以保障他的交易资金安全了。
网上购物的交易双方大部分时候都相隔千里,在2003年那个时期,“卖家收到钱不发货”或者“买家收到货不给钱”这样最初的担忧,逻辑简单但却是阻碍整个网络购物市场的最大力量。在信用体系匮乏的中国,信任从何而来?
邵晓锋表示,“围绕这个瓶颈,当时的淘宝一直在想如何去解决。后来就冒出来第三方担保的模式,中间有一个对双方都有公信力的担保者,这可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减这一类的不信任。”
事实证明,担保交易模式正是对信任缺失的网购市场最好的药方。经过了2003年、2004年的培育之后,2005年支付宝的交易量一下子达到了120亿元。淘宝和网络购物第一次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到2008年,国内调查机构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仅上半年,国内网购交易总额就达到531.5亿元,淘宝在其中占了77.7%。从服装、化妆品到数码、家电,上淘宝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消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支付宝也早已从最初的每个月一万多元交易量,30多笔交易发展到现在每天交易额5.5亿元,每天交易笔数200多万笔的惊人规模。
担保2.0
与五年前生于淘宝,服务于淘宝相比,今天的支付宝似乎更愿意强调他们在外部商户中所做的工作。
在用户数突破一亿之后,支付宝最重要的项目是他们的信任计划。经过设立严格的标准并对大量商户进行审核后,支付宝刚刚正式宣布推出首批支付宝信任商家。京东商城、佐丹奴、达芙妮、艺龙、绿森数码等十四家购物网站经过审核第一批在自己的网站上加贴了“支付宝信任商家”的金色标识。
更让一些人难以理解的是,支付宝的举动似乎并不是在“玩票”,他们随后宣布,消费者今后在信任商家购物,一旦出现欺诈,支付宝将承担赔偿责任。
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网购市场346.9亿元的总交易额中,以淘宝为代表的C2C网络购物的交易额规模达到了322.7亿元,B2C网购购物只占到24.2亿。
支付宝为什么要在规模并不巨大的B2C购物领域投注如此大的精力?
“支付宝过去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支付宝一直关注并普及互联网的信任文化,没有一笔笔交易中不断积累和普及的信任,网络购物市场和支付宝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而支付宝未来的发展也取决于我们能否继续扩大这种信任。”邵晓锋向记者断言,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淘宝之外的大量商家的共同推动,更离不开整个市场信任大环境的发展。
在邵晓锋看来,国内网络购物市场的信用建设还远没有完成,信任问题特别是大量外部商家的信任问题依然是困扰电子商务下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担保交易模式为C2C平台提供了信任基础并建立起一套初具规模的信用体系之时,大量外部B2C商户却一直游离在这一信用体系之外。让习惯了担保交易的网购用户在一些他们并不熟悉的B2C网站上采用即时到帐交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不仅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电子商务企业,很多在传统商业领域已经声名赫赫的知名品牌在“触网”之后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佐丹奴相关负责人陈劭昀就向记者表示,“虽然佐丹奴已经有比较良好的品牌形象,但即使是我们的官网,还是难免有部分顾客怀疑我们网站的可信性以及在互联网上服务的质量。”
邵晓锋认为,消费者的谨慎并不难理解。“对大量网购经验不够丰富或者新加入这一市场的人来说,判断一个商家是否诚信从而避免欺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解决B2C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问题?支付宝实际上再次使用了五年前的担保模式。支付宝根据掌握的海量数据,将信誉度最好的一部分商家选出来推荐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在这些网站上购物遇到欺诈,支付宝将负责全额赔偿。这本质上就是支付宝以自己的信用为信任商家的信誉和其上发生的所有交易进行了担保。
不过,从对每笔交易的担保到对整个商家所有交易的担保,支付宝的担保显然也升级到了2.0时代。
抛弃担保模式才是最终目的
以一己之力为众多外部商家进行担保,支付宝具有撑起如此巨大信用体系的力量吗?邵晓锋向记者表示,这一点无需过多担忧。“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支付宝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除了商户的执照、经营许可证、商品授权等静态信息,还有商户在支付宝上产生的大量动态信息,包括各种交易情况和支付情况,加上支付宝与外部商户、外部机构互换的大量信息,三方面数据相结合已经为支付宝打造信用体系提供了基础。”
事实上,在这些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以支付宝交易记录为基础的淘宝卖家信用度已经成为淘宝卖家最珍惜的资本和买家作出购物决定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建设银行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的卖家信贷甚至以这些海量数据作为判断信用、决定贷款发放的最重要因素。与传统的银行借贷还贷记录所积累的信用相比,这样的交易记录无疑详尽准确的多。
“从最初的担保交易到如今对信任商家的信誉担保,担保模式的外壳看似不变,但背景和内核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并不希望支付宝的担保还有3.0、4.0的时代,我们希望的是,有一天,担保的模式可以被彻底抛弃掉,每一个B2C的商家、C2C的卖家和个人都能以自己的信用参与交易、赢得信任,这才是支付宝帮助建立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所在。”邵晓锋如此表示。
他说,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