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之后,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升级“互联网信任计划”。据悉,获批成为“支付宝信任商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一经发生欺诈还会被永久列入黑名单。目前,目前,包括京东商城、佐丹奴、达芙妮、艺龙、DELL等在内的14家网络商家已经获批成为首批信任商家。
分析师此前表示,随着用户数突破1亿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支付宝已经成为普及的互联网基础应用。能够在短短五年内发展成拥有1亿用户的互联网基础应用,支付宝与信任文化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共同繁荣已经被支付宝看成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对信任计划的升级显示,促进信任文化的普及依然是支付宝向下一个高度冲击的最大砝码。
朴实的信任担保
支付宝方面表示,能够和所有网民一起共筑互联网信任环境,普及信任文化,一直是支付宝发展最大的目标之一。
据了解,2003年,支付宝首先作为一个支付工具在淘宝上出现。在此之前,萌芽中的网上购物大多依靠线下的当面支付或银行汇款的方式完成交易。采用银行汇款方式时,买家经常需要先到银行排队汇款,再把汇款单寄给卖家或是通知卖家到银行查询,过程既繁琐又辛苦。线下的面对面支付也不简单,买卖双方必须在同一个城市,还要协调碰面的时间地点,效率和简易程度更不必多言。
采用这样的方式,原因很简单。“在网上,你不知道跟你说话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看不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能信任谁。
“围绕这个瓶颈,我们如何去解决?我们就冒出来第三方担保的模式。对双方都有保证。中间有一个对双方都有公信的担保者。这可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减这一类的不信任。”支付宝执行总裁邵晓锋认为支付宝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初起来,很朴实。”
事实证明,就是这种朴实的担保交易方式,以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解决了网上支付中的信任问题。通过支付宝的中间担保,买方可以便捷而放心地付款到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家后,卖家也可以放心地给买家发货。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促成了网购老大淘宝的崛起,也带动了国内网购市场的全面繁荣。
五年一亿用户重塑信任文化
这种担保交易不仅朴实地促成了国内网购市场,也朴实地帮助重塑着原本缺失的信任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海涛认为,虽然支付宝最初是通过充当支付中间人的角色促成交易,但简单地以交易中间人的角色看待支付宝显然是低估了支付宝的价值。马海涛认为,支付宝能够在短短4年时间内发展到1亿用户,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国商业社会信任文化的重塑过程。
在中国,信用体系的缺乏一直被看成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信用的背后其实就是信任。马海涛表示,从经济学上来看,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使人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得资金、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它是现代经济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生活的伦理准则。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信任文化和信用体系在一段时间内遇到了种种问题。不过,信任文化和信用体系并非不可重建的。”马海涛表示,虽然学者们对信任的来源有不同的认识,但有一个共识是,信任是可以通过长期的交往和交易习得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指出:“假设社会法则由较良的法律及较良的教育改良人的品性,使人相互信任,只以自己的品性就可以担保自己不会侵占或瞎用别人的资本,这种收益的收获,会更大得多。”
根据支付宝方面的数据,目前支付宝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200万笔。马海涛认为,支付宝的工作其实是在无形中充当了对信任的教育工作。人们从这种简单而充满信任的交易中获得的收益越多,对信任的认同和接受也就越强。信任文化的重塑只有在这种不经意的交易过程中发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因此,支付宝的信任计划以及用户数突破1亿的事实不仅对支付宝一个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信任文化的重塑也将是一个值得记住的节点。”马海涛表示。
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不过,从零到一亿用户,支付宝过去的发展也只能是信任文化普及的一个节点。信任文化的普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文化的更好普及,仍需有更完善的制度去重塑。
支付宝方面表示,根据支付宝此前进行的互联网信任环境调查,56%的网民认为应该成立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系、所有商家和个人必须经过认证和审核、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控都非常必要,88%的网民认为非常有必要给诚信的企业和个人贴上“信用标签”。
据介绍,升级“互联网信任计划”,给通过审查的商家加贴“支付宝信任商家”标识就是为了进一步以制度化措施普及信任文化。
支付宝方面表示,商家通过支付宝的严格审查成为信任商家,等于是具备了以自己的信用获得用户信任的认证。有更多用户能够认识并认可信任标识,就会有更多用户从与信任商家的交易中获益,获得“信任标识”的商家自然也能比普通商家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和支持。甚至能够享受用户即时到帐付款,以提高自己的资金周转效率。由此,更多商家会愿意加入信任计划,选择诚信行为,又会有更多用户认识并认可信任标识……
支付宝的这一制度规划显然得到了合作商家的全力支持。作为首批信任商家之一,京东商城方面表示,消费者在网购时最担心的就是支付问题,因此诚信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从电子支付开始。“支付宝信任计划的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标识快速了解商家的诚信等级,有效避免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对于商家来说,得到‘信任标签’后,可以提升商家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信誉度,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而对于电子商务行业来说,网商信任计划可以加速商家的优胜劣汰,不诚信的商家将逐渐被清除,这将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而这样的良性循环又会让更多诚信商家与支付宝和用户一起,共同普及信任文化。信任文化的重塑和普及等于获得了更多的推动力。从6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花了三十年时间建立整个信用支付系统。有了这样的蓬勃的动力,中国的进程显然会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