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略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9-07-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家提出信息化的概念,不是一句空的口号,而是要落在实处,落在各个行业、方方面面的应用上面。虚拟化也好,云计算也好,最终一定要和具体业务相结合,才能促进信息化,才能说真正实现了虚拟化。

虚拟化推广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略

一次针对国内“虚拟化推广面临哪些问题”的面向企业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按困难的难易程度排列,依次是当前还没有明显的需求(30%)、安全问题(30%)、技术难题(20%)、资金成本(20%)等。这说明业务需求结合点、安全、技术、资金仍是存储虚拟化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主要难点。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部分受访者对虚拟化技术成熟度的看法比较悲观,仅有14%的人认为该技术成熟,而40%的人认为不成熟。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应用需求”、“缺少成熟的方案和成功案例”、“担心采用新技术的成本太高”以及“产品的价格定位”是阻碍虚拟化技术普及应用的几大瓶颈。

虚拟化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技术方向,但并不是包打天下的灵丹,适用于任何环境。国内虚拟化厂商必须“求真务实”,让虚拟化技术和我们现有的业务或者新的业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

方略一,从建立“体验中心”与加大宣传入手。虚拟化的确是个“很虚”的概念,因此要让用户了解应用,企业必须着手建立虚拟化解决方案和应用体验中心,让用户“先体验,后购买”;同时针对国内用户,加大宣传各种虚拟化的成功应用案例,尤其是国内用户的案例,树立行业样板工程,使用户明白虚拟化应用方案的意义、作用、应用成本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解决之道,营造一个放心诚信的应用环境。

方略二,以“通用产品、个性应用”来撬动虚拟化市场的大量需求和快速普及。即企业通过提供大量的可定制业务来满足各类用户核心的虚拟化市场需求,也就是说赋予了虚拟产品很强的通用性,并基于此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千变万化的需求中找到共性,从混沌中找出共有规律,将虚拟技术“通用化、商品化”,从而突破虚拟化技术普及的瓶颈,达到以低成本、高成功率建设虚拟化技术的目的。

方略三,积极推进虚拟化技术与应用标准的建立工作。通过成立科学权威的存储技术性能评估委员会,制定统一的虚拟化标准平台,打破存储设备间的壁垒,实现更好的连通性。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不少厂商都把“自动化、标准化”看作是虚拟化的最高境界或者提升阶段。如果期望虚拟化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追求自动化、标准化,推动虚拟化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各行其政各行其是,不能接入兼容,从而影响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发展。而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各厂商的相关产品才能实现顺畅的互通,这样才不会产生效能减缓、宕机等问题。(文/中国联通IDC运营中心 曹鲁 康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