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学网(www.tongxue.com)开展了声势浩大的“300明星入驻同学网”活动,这使其自转型为微博客之后,再次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5月26日,坐拥1200万用户、曾位列国内“SNS三甲”的同学网,从SNS网站突然转身为一个微博客网站,并高调打出“即时社交网络”这一融SNS和微博客两者之长的概念。至今整整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有人质疑其转型的成本太高,不顾原有的用户体验,“完全是开玩笑”;也有人称赞此举颇为明智,可以让同学网顺利地从国内泛滥的“SNS红海”中跳出,转而可以在市场潜力巨大且对手相对较弱的“微博客蓝海”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究竟这个转型是对是错,效果如何?带着这种疑问,记者采访了同学网CEO朱华明。
朱华明很忙,记者下午三点多钟与其见面时,他的办公桌上还摆着一直没来得及吃的午饭。据悉,在微博客版的同学网上线之前,朱华明和他的同事几乎每天通宵加班,忙了1个多月来处理转型可能带来的多如牛毛的问题。
今年第一季度,在国际金融风波最为严重的时刻,同学网宣布获得600万美元的大笔融资。同学网此前一直发展得较为低调,寒冬下逆势融资,无疑使得其迅速声名鹊起。相比于国内其他SNS网站,同学网曾被业内称为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在国内最正统的模仿者,但正是这个最正统的模仿者,反倒最早倒戈,投奔Twitter而去。靠着一帮80后创业团队冲劲与激情,同学网从三年前的3个人,快速发展到如今近60人的团队,互联网再次上演了一场80后的创业神话。
同学网3个月前突然宣布转型,这是出于哪些考虑?
我们在转型之前已经是国内第三大SNS网站。同学网之所以转型,除了SNS市场上来自开心网和校内网的压力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产品区别化”,换句话说,我们要在国内做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SNS出来。
转型前,同学网不论是产品积累还是用户体验都做得还不错,在今年融到钱之后,我们就想给大家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决定转型前,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调研,发现Twitter的微博客模式是社交网站未来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国内也是一个大的市场,加上目前国内微博客市场不太成熟,竞争比较温和,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和长达半年的筹备,最终决定转型做微博客。可以负责任地说,这种转型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在之前做了长时间的推敲、产品的碰撞等。因为SNS和微博客之间的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因此同学网转型起来并不麻烦。
转型前的同学网已经号称有1200万的用户,所谓“船大难调头”,转型如何才能避免原有用户的流失?
总体来说,我对转型的效果还是满意的。刚开始宣布转型时,肯定会有一些波折,这是不可避免的。打个比方,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肯定也会在用户中会造成一些反弹。但对于网站真正认同的用户,还是会支持你的。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转型会尽量采取比较渐进和温和的方式。同学网之前有过从国外市场转移到国内市场的经验,因此在运营上还是有所准备的。目前转型已经持续了3个月,我预计在半年之内,也就是在年底前让这个转型过程完全到位,包括我们开发的一些开放平台、手机微博客等功能都将全部完成。
转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先把原有的用户稳住。总体来说,我认为同学网的体验是越来越好的,但是一些对于一些不认可我们目前核心功能的用户,没办法,我们只能放弃。
做出这种转型的决策,跟投资方的沟通是否顺畅?毕竟同学网是在融资成功之后才决定转型的。
投资方对我们是态度是比较开放的,他们应该还是比较相信我们的创业团队。转型后,我们在微博客领域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同学网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目前我们网站上注册的一些ID,最多的已经有上百万的关注者,这对于其他网站来说是不可能有的。因此,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投资方还是比较认可的。
几乎所有的微博客现在都无法赢利,同学网的情况又如何呢?
同学网的情况相对还好一些,因为我们有一个网页游戏平台,而且这一块做得还不错,是能够赚钱的,这个平台每月的收入都在增加,因此目前我们在赢利上的压力不是很大。不论是做SNS还是做微博客,转型对我们的游戏平台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除此之外,目前我们也尝试了跟一些著名品牌如FRIDAY等进行网络推广合作,效果不错,但仅靠一两家客户还不足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赢利模式。不过,同学网在明年达到赢利状态,这是在我们的设计之中的。
从SNS到微博客,您对这两种形态的对比有什么感受?
SNS更注重关系链,也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关联途径,可以用信息、游戏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而对于微博客来说,朋友间关联的手段会更加简单一些,主要通过短信沟通。相对来说,微博客形态使得同学网目前的媒体属性比之前有所增强。微博客适合内容性的营销,容易跟用户打成一片,而之前商家在Facebook上开个窗口,给人的感觉仍是高高在上的,虽然形态不够丰富,但微博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以及用户的更新率比SNS更强。
附:朱华明,25岁,同学网首席执行官。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系,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期间退学。2007年初年归国与郭磊共同创立同学网,现担任同学网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