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体实现:
网络结构图:

将交换机上标有console的控制台接口通过RS-232线缆与PC的串口相连,运行终端仿真程序进行配置,串行口通信参数如下:
波特率:9600bps
奇偶检验位:无
数据位:8位
停止位:1位
流控制:无
输入缺省的管理员用户名、密码,为安全、方便地管理,修改交换机的管理员密码,修改交换机的默认IP成192.168.1.1,与原有的校园网的网络地址(192.168.1.0)一致,(这样交换机的配置也可在TCP/IP网上通过Telnet进行配置),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属于同一网段,考虑到学生、教师、生活区、办公楼的使用问题,必需再建三个网段,默认的IP分别是192.168.2.1、192.168.3.1、 192.168.4.1,将s4/1-8端口添加到网段192.168.2.0,将s5/1-4端口添加到网段192.168.3.0,将s5/5-8端口添加到网段192.168.4.0。剩下的端口s3/1-8仍属网段192.168.1.0。这样成功地划分了四个网段。
网络拓扑图:

注:
1、交换机Alcatel Omnistack-5024的面板:
有24个以太网端口,分为s3、s4、s5三个部分。S1(console)为控制台接口,s2为预置插槽,可向其追加模块。
2、框内第一个地址是IP,第二个是子网掩码,第三个是默认网关。
3、s3/1-3端口各连接一台服务器。
4、将连接学生用机的交换机分别级联到s3/4-8,将连接教师用机的交换机分别级联到端口s4/1-8,将连接生活区的交换机分别级联到端口s5/1-4,将连接办公楼的交换机分别级联到端口s5/5-8。
5、各网段工作站的IP通过DHCP动态分配,在DHCP服务器上配置四块网卡分别与四个网段(如:端口s3/3、s4/1、s5/1 、s5/5)相连,分别为每块网卡填写正确的IP地址192.168.1.10、子网掩码255.255.255.0,IP地址 192.168.2.10、子网掩码255.255.255.0,IP地址192.168.3.10、子网掩码255.255.255.0,IP地址 192.168.4.10、子网掩码255.255.255.0。学生、教师、生活区、办公楼内工作站的默认网关应与所属网段默认IP地址相匹配,分别为 192.168.1.1,192.168.2.1,192.168.3.1,192.168..4.1。默认网关的设定可通过DHCP的作用域选项来实现。
6、由于广播的方式无法跨越网段,因此无法与其它网段中的计算机通过广播的方式通信,在"网上邻居"里也就看不到其它网段共享的计算机,WINS、LMHOSTS的方式都可跨越网段,为实现跨网段浏览,将DHCP服务器同时作为WINS 服务器,通过WINS服务器解决计算机名称与IP地址映射的问题,则可以浏览在WINS 中收集到的域信息。
经过以上配置后, 学生、教师、生活区、办公楼内工作站均可互相通信,但是教师、生活区、办公楼等三网络内工作站还不能实现与web、mail两台服务器的相互通信,为了实现它们的互访,还要进一步设置:
对于web、mail等服务器,在命令行状态下,运行route命令,增加静态路由:
route -p add 192.168.2.x mask 255.255.255.0 192.168.1.1
route -p add 192.168.3.x mask 255.255.255.0 192.168.1.1
route -p add 192.168.4.x mask 255.255.255.0 192.168.1.1
其中参数-p表示永久加入该路径。经过以上配置后,四个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就可相互通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