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轶说,很多网友通过技能交换,学会了户外求生技巧,学会了骑自行车等等。一名网友通过技能交换练习英语口语,最后通过了高级商务英语考试(BEC)。也有网友出于兴趣学习拉丁舞等,最后发现自己不合适。虽然不成功,但也省下了报班上课的冤枉钱。
调查显示,63.1%的人认为,不少年轻人热衷技能交换是因为“一对一培训能学到更多东西”;61.9%的人觉得原因是“人们有了主动充电学习的意识”;61.8%的人表示,技能交换可以省钱。
此外,67.9%的人表示,技能交换能增进人与人的关系;56.8%的人觉得,技能交换或将成为人们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
技能交换网站应建信用体系
不久前,上海一家淘宝网店长卓慧,还在为终于找到能教自己古筝的人而高兴,但对方竟在获得开网店经验后玩起了失踪,这让卓慧很生气。“开店经验可以电话或者网上聊,弹古筝却必须得当面教授,所以总找不到合适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方竟然这么不讲信用。”
卓慧认为,技能交换网站应该像网店一样建立信用体系,对不讲信用的人给予扣分。网站还应采取实名制登记,防止交换技能时遇到动机不良的人。
本次调查中,53.2%的人提醒,交换技能时需谨慎,防止被动机不良的人利用;48.0%的人建议技能交换网站采取实名制登记,提高安全性;40.5%的人认为,技能交换网站应针对“技客”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估体系;另有35.0%的人担心,因缺乏了解,“技客”很难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
“其实,这些风险在平时上网时都有可能遇到,不仅仅存在于技能交换的过程中。”郝轶表示,像建立信用评估体系、采用实名制等办法,他们也曾考虑过,“但在现阶段,仅靠网站的努力还不够。很多人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也不愿在网上过多透露真实资料。”为此,郝轶提醒网友,在进行技能交换时,特别是与对方见面时,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