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统一使用 Android 呢?
在 Chrome OS 宣布之后,Google 在桌面领域不采用 Android 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Android 放到桌面领域,不过又多了一个 windows/mac/linux的竞争者而已。Google 现在的目的不是争夺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而是构建一个网络应用生态圈。何况在桌面领域,Google 已经有了Chrome 这个符合其云操作系统理念的平台,没有必要再采用 Android。
Chrome OS 能否成功
Chrome OS 上网本也许暂时只能做为备用的上网本,但 Chrome OS 的成功取决于 Chrome 的渗透程度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对于 Google 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这个生态圈显然比上网本更加重要。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对手,苹果有自己的Mac app store ,微软也会有自己的程序商店,如果说 Chrome web store 与这两者的对抗是网络应用与本地应用模式的对抗,那么 Firefox 将要构建的 web store 则是直接与 Google 对抗,Firefox同样是一个跨平台的浏览器,同样有强大的用户基础,至少在生态圈的构建上,Firefox 将是 Chrome 的一大对手。
拯救开放的网络?
Chrome OS 的理念并不新奇,正如连线杂志所说,这种趋势早就开始了。
十 年前,浏览器作为计算机世界中心的地位似乎不可避免,Web 替代 PC 应用软件,使操作系统降级为”欠缺调试的设备驱动套件“,正如 Netscape 的联合创始人Marc Andreessen 的名言。首先是 Java,然后是 Flash,然后 Ajax,然后是 HTML5——不断增强的交互在线代码——承诺将所有的应用放在云中,以 webtop 期待桌面电脑。开发,自由,不受控制。
Google 能否最终实现这个理念呢?
Chrome web store 究竟如何呢?不妨看一看我们 @陈一斌(Twitter、新浪微博) 的使用感受:
Chrome Web Store 上面应用以一种可观的数量在增长,很强大。依托靠谱的网络服务,Chrome 确实成为了多面手:画图、听歌、安排日程、设计家居、半专业制图、玩小游戏……
新闻类: 应用数量最多,很多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应用,但大多数是粗糙的打包,没有像 NYC Times 那样专门优化过。
多协议聊天工具:通过 Yoono,Chrome 成为了强大的多协议聊天工具,可以支持MSN、Gtalk、AIM、Twitter、Facebook、Yahoo!、FriendFeed、4SQ、Myspace、Linkedin、Youtube、Flickr专 业的幻灯片设计软件:Sliderocket 整合了互联网的图片社交网络服务,可以直接搜索 Filckr 的图片并拖拽添加、可以把包含某个关键字的 twitter 直接导入……说实在话,在看过 Sliderocket,我对 Firefox 的未来丧失了信心,虽然 Firefox 以高定制性和扩展数量而著称,但是我还没有发现可以像 Sliderocket 这样专业的应用,FF 上面都是一些个人化的工具居多……Sliderocket 制作的幻灯片是基于 HTML5 格式的,网页幻灯片现在的接受程度不高,大家还是喜欢用 PowerPoint 多一点。不过,未来就难说,因为网页格式有可以成为全球第一个通用的格式。
音乐播放:Grooveshark 整个界面相对漂亮,音乐和社交元素结合得相当不错。
wikiHow: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 wikiHow 这个Chrome 应用,大量运用了卡片化设计,阅读也相当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