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宅经济是整体经济 回归本原SOHO方式(2)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11-07-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娶保姆会不会降低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宅经济真的成了势,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GDP的算法就会有问题。因为GDP只算经过市场交换的经济行为,必须走市场这个“服务器”,相当于WEB模式;如果是一个网民对另一个网民点对点(P2P)直接交换,既不走市场,又不走货币,按过去的方法,就无法计入GDP。

举个例子,请保姆做饭,会增加GDP,因为要给保姆付工资;但老婆做饭,却不会增加GDP,因为不需要给老婆发工资。如果娶了保姆,同样做饭,岂不降低国民生产总值?

但斯诺克斯解决了这个计算难题。

斯诺克斯把凡是具有生产与消费不经市场直接见面的经济行为,都归为家庭部门经济。衡量整体经济,不是用GDP,而是用GCI(社会收入总值,Gross Community Income),它是市场与家庭收入的总额,GDP只相当于整体经济中的市场部门部分。

网宅和宅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将是产消合一。产消合一,与“什么也没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一,它确实创造了功能性的价值,如蒸出了馒头;第二,它可以提供服务性的价值同时减少无谓消耗(增加消耗会增加GDP,但减少消耗却会减少GDP);第三,增进了个性化价值,即提供了生活的意义。

在沙集镇的东风村,有一位小伙子跟我讲,他是开照相铺的,过去最常见的是一位老人带一个孩子来照相,怎么也逗不乐。因为青壮年农民出去打工,一家难得团圆。自从开展了电子商务,农民从外地都回来宅在家里发财,现在来照全家福的,脸上乐开了花,他再也不用去逗笑了。

农民回家自己蒸馒头,因此减少的GDP,同他回家后增进的幸福感比,价值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显然,价值增加了。但增加的不是GDP,而是GNH(国民幸福总值)。增加的不是价值,而是意义。二者的关系在于:意义是个性化价值,是针对每个具体人,针对每个具体的时间(当下)与空间(此在)的价值,而不是像人民币这种对所有人、所有时间、所有空间都等值的价值,这就是幸福本身。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下去。沙集镇的黄浩书记跟我讲,自从农民宅在家里搞电子商务后,东风村的社会治安忽然好转了。他一了解才知道,原来,由于生意太旺,全村的人都从城里回来,还忙不完,只得雇城里人,给城里人发工资,来打工。在这种情况下,村里的刑满释放人员也个个忙起电子商务来。由于实在太忙了,抽不出一点时间来犯罪。社会治安就好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种社会和谐的效果,如果用GDP来买,要花多少维稳经费才能得到?

网宅的力量在这里就显现出来,它推动我们这个社会,从做有价值的事情,升级为做有意义的事情;从创造等价值的人民币(GDP),升级为实现不同人所认同的意义;从解决端起饭碗吃肉的问题,升级为解决放下筷子骂娘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娶保姆虽然降低了GDP,但如果真能增加GNH的话,也不是绝对不行。

网宅带来的经济学原理变化

首先是对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函数带来的变化。

按斯诺克斯的定义方法,网宅的核心特征应该是生产与消费的合一。宅不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生产与消费合一的行为,可以是呆在家里,也可以是躺在湖边,也可是坐在车里,还可以是站在公共过道……等等。那么产消合一的经济特征如何概括?

汪丁丁评述体验经济的“产消合一”原理时,提出按照生产和消费合一的思路重新认识生产函数的问题。他最终的理想,是从贝克尔的“异化模型”,“复归到更早的芝加哥学派的广义‘生产者-消费者’选择模型”,即“体验经济模型”。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自打出生起,就先验设定了分工创造财富的前提假设,基本不考虑产消合一问题,随着网宅越来越成为主流经济活动方式,经济学面临修正前提假设以适应现实的挑战。

其次是对中观经济学的重释。

一是外部性解释。

贝克尔认为,“同一个人在他们的家里是利他的,而在商店和企业里则是利己的。”如果同一个人,既在家里,又在网店上,他岂不是利他和利己的统一体了?

正好,阿里巴巴的逻辑就是如此。在阿里巴巴看来,每个网店店主,既是一个利己的经济人,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又是一个利他的社会人。利他,并不要你学雷锋做好事,而是你的利他行为,内在地符合你的利己。拿阿里巴巴来说,如果经济危机来临时刻,不帮助中小企业过冬,大家都死光光,阿里巴巴也就该关张了。所以阿里巴巴帮助别人,就是为自己,二者是统一的。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新释。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出,网宅作为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云计算、免费经济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人人都宅在家里,基础设施谁来提供?由IaaS来提供;厂房和商店由谁来提供?由PaaS提供,例如苹果的网上商店;设备由谁来提供?由SaaS来提供。在这里,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表面上都成为利他的外部性产品,都免费提供给宅男宅女了,但在苹果的实践中,我们看出,在API的联接下,外部性得到了回报,对苹果来说,是三七分成。相当于出租了生产资料,而所有生产资料都是可以无限复用,共享而无耗损的。这是网宅生产方式的先决条件。在云计算中,这是效用计算的概念。

从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观点看,相当于市场分解成了市与场。场是自然垄断的、免费的基础业务平台,通过API,开放给市,即成千上万完全竞争的、增值业务应用。这种情况,更接近于张伯仑的垄断竞争,或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

第三个变化,对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带来的变化。

斯诺克斯在对澳大利亚经济的统计中发现一个重要规律,“整体经济具有一种减缓市场活动剧烈下降的内在机制。鉴于家庭对商业周期具有抑制效应,所以市场部门的波动就不会在整体经济中有同样严重的反映”。主要是因为,在萧条时期,许多人“都要重新回到家里,从事家庭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来代替市场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这与我国民工流动人口机制和乡镇企业的机制十分相近。过去,我们是把这种现象当作一种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化不充分现象。但从长远观点看,从整体经济角度看,保留家庭部门作为整体经济的周期波动蓄水池,也不失为一策。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