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真正信仰的是他自己,成为乔布斯的真正内涵就在于要成为你自己。任何模仿乔布斯的行为都将只是一种形式而最终背离乔布斯的成功哲学——雷军能不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了小米手机未来的命运。
“我认为乔布斯是这个时代的伟人,他的光芒罩住了所有明星。风云变幻,他始终在那里。但乔布斯有一天也会死,所以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生存的意义就是等待着他挂掉。”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雷军所说的这段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刚开完“苹果乔布斯”式发布会、自称崇拜乔布斯多年的人之口。但实际上,当你细细审视雷军这些年的成长轨迹,就不难理解其背后动机了——雷军,太想成为乔布斯了,同时,却又不自信并想擦掉模仿他的痕迹。而在这种纠结中,乔布斯成为雷军心中越来越无法逾越的大山。
梦断金山
20多年前,学生时代的雷军看过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乔布斯之后,做一家世界顶尖IT企业的梦想就开始萦绕在他心头。这段回忆,在金山于2007年香港上市后愈发清晰,15年的心血,除了钱,似乎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如果说当初在忍痛卖掉卓越网时还有对金山的希冀,在即将走入不惑之年时,雷军年少的梦想彻底破碎了。离开金山后,迷茫落寞的雷军陷入人生的低谷期。
但很快,雷军走过了这段调整期。2007年以后,雷军持续着一系列的投资:包括UCWeb、多玩网、拉卡拉、7K7K、乐淘、凡客诚品、金山网络以及乐讯等。现在,雷军已经是17家初创型企业的投资人,而且这些企业沿着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社交三条线整齐分布——雷军还在努力寻找着下一个目标,寻找着下一个能承载他梦想的创业机会。易凯资本董事长王冉如是说:“全中国都是雷军的试验田。”
押宝小米
在金山上市的同一年,乔布斯一手打造的iPhone席卷全球,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的苹果风暴。对此,作为乔粉的雷军不可能没有想法。雷军曾回忆到:“iPhone使我对做手机有了浓厚的兴趣。这种软件、硬件和互联网结合的趋势让我开始琢磨怎么做手机。”iPhone的出现为雷军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热情,并更加积极的投入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移动互联网比将PC互联网大十倍!”重新找到精神支柱的雷军迅速坚定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态度也决定了日后的小米为何能成为雷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创业。
这时候,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行业做了大量调研工作的雷军思路也更加清晰了。雷军描绘了这样一张大致的前进蓝图:组建一个包括谷歌、微软、摩托罗拉和金山原成员的专业团队;先做软件和系统后做手机,培养粉丝,塑造品牌形象;手机坚持做顶级配置并强调性价比;借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用互联网的方式生产和销售手机,把手机变成渠道,最终的盈利点是通过服务和互联网应用赚钱。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小米公司在2010年4月份正式启动——事实上,雷军所有投资中,只有小米科技是他亲自参与了创办和运营的全过程,其他公司更多是得到了他的资金。小米成为雷军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