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这十几年国内手机发展史,虽然巨大市场所催生的持续不断的需求也曾给众多或正规或杂牌的手机厂商带来了丰厚利润,但是手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也一直被世界潮流牵着鼻子走,从来没有真正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重商主义和轻视自主知识产权让我们不断错过新的发展机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山寨机的两重天
十年前,国产手机品牌起步,掀起手机行业第一次革命战争。波导、TCL、夏新、科健、东信、联想、康佳、首信…国产品牌从四面八方揭竿而起,反击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和三星等各大国际品牌的合围,大大削弱了国际品牌的垄断势力。而这一切都在2003年底联发科推出MTK手机芯片和手机解决方案后改变,当MTK推广到中国,国内一些小作坊都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手机制造。2007年,“手机牌照”制度取消,山寨机迅速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当时国内红极一时的TCL、康佳、波导等纷纷销声匿迹。但现在,山寨机却慢慢失去一线阵地。华强北的临街商铺被品牌手机占据,中关村各大卖场的地下一层摆放的是水货iPhone和各种Android系统手机——曾红极一时的山寨机正在退出主流市场。
具体分析,三大因素让山寨机前景堪忧。
第一,低成本和低要求的进入门槛是山寨手机的先天优势,但同时这些也成为山寨手机无法避免的隐患:随着社会各界大批投资资金的加入,山寨市场的空间迅速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也随之变得暗淡,同时由于厂商们没有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只能在价格与成本上竞争,最终让山寨市场成为一片血腥的红海。
第二,越来越多的正规品牌手机厂商也开始采用MTK芯片组件,大家都用同样平台的解决方案,山寨机逐渐丧失成本优势。而正规品牌有着更好地质量和售后服务,在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顾客肯定不再愿意选择山寨机。
第三,苹果在2007年推出外形和界面极简单却有极丰富应用的iPhone,用破坏性创新开启了新的3G智能时代,但山寨手机主要的2G芯片提供商联发科入局TD太晚,又难以从高通得到足够低价的3G芯片技术授权,自主研发资源和时间成本都极高。没有了联发科这一类幕后推手,山寨机在3G时代完全丧失了话语权。而去年,华为大力推广的海思K3芯片因为种种技术和操作原因搁浅,让曾经看到一丝曙光的山寨市场再次绝望。
随着山寨机在国内中低端市场逐渐饱和以及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未来两三年内,将是众多厂商加速逃离山寨手机市场的高峰期,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机市场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品牌机的自救
在山寨市场成为红海前,早已有杂牌厂商敏锐嗅到了其中的血腥味并逃离走向正规化道路。而其中,最成功的当属OPPO和天语,他们迅速打破了这个山寨市场原有的游戏规则。精致的终端打造,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而随之而来的高昂价格也让它们逃离了以前无止境的价格战,享受到从未有过的高额利润。少数有远见的企业于是也开始了转型之旅,业内称之“洗脚上岸”。
当3G智能时代到来,成功赎身的OPPO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资本实力来应对,最近,搭载高通处理器和android系统的OPPO X903智能手机上市,而另一大手机厂商天语早已推出了多款3G智能手机,其W700型号更是获得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机会,阿里云W700也成为国内首部云智能手机。同时,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智能手机品牌还有联想乐Phone 、魅族、酷派和华为等,都已经推出各自型号3G制式的智能手机。
问题在于,当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杀入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时,还能从苹果、三星、HTC、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手中抢回多少筹码?
细看国内各大厂商的应对策略,大多不过是拿来主义的又一次体现。把芯片拿来,把操作系统拿来,把显示屏拿来,咱做个壳组合一下,贴上牌子,最后往市场一扔——而当决策者们大言不惭说“我们更懂中国市场”时,又何曾想过,市场是什么?市场很简单,就是消费者需求,但是又有几家是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如果眼里只有品牌和利润,如果只是本着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跟风捞上一笔的想法,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真正的创新,恐怕,这顺风车是永远也搭不上了。
同时,以往凭借在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的优势所推行的价格战也很难再行得通。智能手机不可能再是山寨机的简单生产线所能承受。在核心技术上,大家都受制于人。移动智能芯片市场,德仪、三星和高通三家几乎垄断;而操作系统,几乎只有开源的谷歌Android系统可选。甚至连显示屏国内都尚无成功的一款。随着主流智能机市场上苹果、Android系手机(包括摩托罗拉、三星和HTC)和诺基亚+微软联盟之间的竞争局面日益复杂和白热化,国产智能机的发展空间将收到更大的挤压,夹缝中求生存——而没有自主技术研发的支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未来新的变革到来之时只能再次等待命运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