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讯嘟嘟妈的疑问:“宝宝前些日子一直感冒,我们以为宝宝只是单纯流感,以为给他吃点药便会好了。没想到这几天,宝宝的口腔、喉咙、手上、脚上全是泡泡,现在已经溃烂,没办法吃东西,我们从新闻上看到关于手口足病的特征,感觉跟我家宝宝的症状很像,我们很担心宝宝是否也得了手口足病?”
最近,本报接到不少家长提出与嘟嘟妈一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它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随着媒体近期的陆续报道,这个陌生的疾病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带着这一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福州市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郭永新,让郭主任来给家长朋友们介绍关于手口足病的应对策略。
手口足病的特征
郭主任介绍说,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前期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1天~2天后,家长们如果发现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疱疹,直径2mm~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这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这种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我们称作‘手足口病’。”
郭主任把手口足病的特征总结为“热、退、疹出”4个字,他说,如果发现宝宝退烧过后开始出疹,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了宝宝的病情。郭主任还特别强调,此病传染性很强,而且发病前期与感冒发烧很相似,“如果近期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有感冒发烧,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以预防为主
“春初,秋季,夏季,都属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郭主任说,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潜伏期3天~5天,此病目前没有什么特效的疗法,只有对症处理。比如在急性期,父母们就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保持适当的进食和补充水分。一般5天~10天后,宝宝大多数会自愈,但严重者很可能会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甚至呼吸衰竭,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郭主任列举了几点预防方法:首先是宝宝们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与感冒病患者要保持一定距离。其次如果发现自家宝宝已经传染手足口病,应立即在家隔离观察,以免传染给其他抵抗力弱的孩子,并给宝宝服用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鱼腥草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另外,在宝宝饮食方面,应尽量给宝宝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多饮温开水。还要注意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破溃感染。(记者 王爽 医学指导专家:市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新生儿科主任 郭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