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菌饮料的来源:红茶菌就是早已在我国民间流传的“海宝”,又叫“胃宝”。所谓“红茶菌”,则是日本人的命名。最近国外出版的有关红茶菌的著作中曾具体指出“红茶菌起源于中国渤海一带”,据说后来被八国联军劫持到国外,流传于苏联高加索地区,成为那里家家户户常备的饮料,被称为“茶霉菌”、“茶格瓦斯”。1971年,一位日本女教师在那里见到了这种饮料,并将其带到日本,于是传流于日本,并在短短几年内风行一时,迅速传到台湾、香港等地,随后又传到了新加坡、马来亚、美国、加拿大,目前已遍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海宝”除以“红茶菌”命名外,还有“海蜇菌”、“海宝菌”等名称。
“海宝”并非海产之物,只因色泽和形态酷似在海中生长的海蜇,加之其发酵产物对人体有益,为我国人民所珍视,故被称为“海宝”。
利用海宝菌制作饮料,在我国至少可以追溯到上百年以前,只是流行远不如现在普遍。解放前,我国民间常有人饮用,抗日时期,在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流传,并被作为治疗肺病、胃病的偏方。解放后50年代初期,“海宝”曾在北京、天津地区推广。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方心芳教授当时已对海宝做过分析研究,指出“海宝是膜醋菌与酵母菌的共生体”。就像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70年代初期,海宝菌种又从日本重新传回中国,许多有关红茶菌的材料也不断传来。近两年,由于科研单位的研究和推广,红茶菌迅速遍及全国各地。
红茶菌饮料中含有大量的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其中又以醋酸菌和酵母菌为主。它们以茶叶汁和白糖为食物,经“消化分解”产生各种有机酸、酒精、多种维生素和消化酶类。这些物质具有促进人体代谢、助消化功能,有醇香味;酵母菌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饮料具有气感;此外,还有酸梅汤、桔汁和汽水的特点,酸甜适度、清凉爽口。由于红茶菌饮料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又含有茶水中的单宁物质,使一般腐败细菌不能在其中生长,而“红茶菌”中的三种微生物,却能在这种条件下生长自如。因此,培养正常的“红茶菌”中,一般不能生长其他杂菌。
红茶菌饮料的酿制法:首先要获得纯正的红茶菌菌种,菌种可由已饮用红茶菌的同志赠送,或向有关单位购买。具体酿制方法是:茶叶一勺(1~2克),用开水1000毫升(2斤)冲泡,闷10分钟后,加入白糖2两,使之溶解,冷却后倒入干净容器中(可用玻璃瓶、陶瓷缸等,不能用金属器皿),接入菌膜和菌液,用纱布或干净手帕盖住容器口,在室温下静培养,经5~ 10天,菌膜由透明至呈乳白色,培养液清亮但稍有混浊,底部有浅褐色沉淀,有水果酸味溢出,即可饮用。
发酵好的红茶菌液,每次饮用后留下1/3左右,再加入已冷却的糖茶水,继续培养则两三天后又可饮用。以上糖和水的比例和制法,也可根据实际经验来做。例如茶的用量,可根据平时喝茶的一般浓度,糖的用量,可根据平时喝糖水、豆浆的甜度均可。为避免浪费也可将泡好的茶水滤去茶叶后,再加入糖液使之溶化,只要容器清洁无油污,糖、茶比例稍有不同,并不影响“红茶菌”的生长。
“红茶菌”培养中,菌膜不断在表面生长,加上原酵母菌也不断繁殖,到一定程度,菌膜大部分出现浅褐色絮状物,这是部分老化的膜醋酸菌,缸底由于衰老的酵母菌体自溶,沉淀物也会增多,这时如不清洗,培养液会出现轻微臭味。因此,“红茶菌”中的厚膜和容器,应经常清洗,以保持培养液的清新。
清洗“红茶菌”时,可先将手洗净,然后捞出菌膜,将缸中剩余菌液轻轻倒出,留下底部沉淀物。用水将培养缸洗净,再将菌膜下部的深色部分及絮状物摘去;如菌膜过厚,可将下部菌膜摘掉数层,然后用清水洗净,沥去多余水分,放回培养缸中,并将菌液倒回,加入新的糖茶水继续培养。清洗“红茶菌”时,必须注意所接触的容器和手一定要洗净,不得带有油污。
在“红茶菌”广泛流传,长期培养和饮用过程中,为确保质量,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菌种要纯,首先菌种来源要可靠--是正常的菌种(包括菌膜和培养液)。其次是培养过程要注意观察,防止菌种变质,随时注意摘除膜下部老化的菌种和洗缸底的沉淀物。正常的菌种应该是:菌膜逐渐加厚,呈白色,形似海蜇,经常漂浮在液面上;第二,培养和操作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防油污、防灰尘落入。正常的培养液应当是:菌液淡茶色,比糖茶水浑但仍清亮透明,有酸香味溢出,并有少量气泡生成,饮时酸甜可口(酸碱度为3.5左右)。没有异常味道(如霉腐味或臭味。到西药店买本酸碱度比色卡可测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