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Aixgalericulata)[二类保护鸟],是一种中小型鸭类,雌雄鸟颜色不同,雄鸟羽色华丽多彩,头具羽冠,眼后有白色的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的扇状帆羽为其特征。雌鸟无羽冠和扇状帆羽。
鸳鸯栖息于溪流、河湖、沼泽、水田或水库、芦苇丛生的水域,被水浸没的草原上也有它们的踪迹。游泳、休息皆成对或头靠头十分亲密。睡时将头藏于背羽下,一只脚站岸边上或漂游在水面打盹。离开水面时,成直线上升,飞翔中雌雄成对咯咯地叫着。晨昏间多飞往水田或岸边觅食。杂食性,在繁殖季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鱼、蛙和昆虫等,兼食部分植物性物质;迁徙季节则反之。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鸳鸯成群飞到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繁殖。在长白山头道白河附近,在古老的青杨树洞中,产卵和繁育后代。巢筑于树洞底部,用于草铺成皿形,窝中垫以亲鸟胸部或腹部脱下的绒羽,较少营巢于地面上。雌鸟孵卵,每窝产卵7-12枚,卵淡绿黄色,需30天左右出雏。九月底十月初,成群的鸳鸯又飞回南方福建、台湾及广东等地越冬。
鸳鸯作为观赏动物早为广大人民所熟知。据了解浙江省山地丘陵地区,仅1974年为出口而收购的20余万只活鸟中,就有鸳鸯12,296只。此鸟目前数量已极为稀少。
摘自网上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