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白尾梢虹雉在产地又被叫做“雪鹅”,雄鸟的体长为64—70厘米,体重2100—2800克;雌鸟体长56—63厘米,体重2000—2500克。雄鸟头顶、耳羽和羽冠蓝绿色,羽冠短而卷曲;脸大部裸出,呈辉蓝色;鼻孔下有一小簇黑羽;后颈侧辉赤铜色;上背蓝绿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色;尾羽红棕白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雌鸟自头至上背深栗褐色,下背土白色具褐色横斑;下体淡棕色;尾羽深栗褐色,具6条棕白色横斑和宽的白色端斑。虹膜褐色;嘴角色;腿、脚绿褐色。
白尾梢虹雉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雄鸟的白尾梢较长,雌鸟的嘴峰也较长,在我国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米林、察隅等地;滇西亚种雄鸟的白尾梢和雌鸟的嘴峰均较短,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腾冲、泸水、福贡和贡山一带。
白尾梢虹雉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森林和林缘灌丛与草地,特别是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竹林灌丛、杜鹃灌丛等地带,有时也到高山草地和风化的裸岩地带活动。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活动。白天活动,晚上栖于低枝上或岩石边。主要以野百合、天南星、半夏、崖花海桐、高山箭竹和蕨类等等植物的叶、茎、幼芽和根为食,偶尔也吃少量蠕虫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期为4一6月。营巢于林中地面的倒木下或树洞中,每窝产卵2—5枚。
白尾梢虹雉的数量在国内外均非常稀少,国外已有多年未见报道,国内西藏东南部生活的指名亚种估计数量已不足100只,生活于云南西北部的滇西亚种数量也不多,在碧罗雪山种群密度仅为每公顷0.02只。
摘自北京科普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