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ign=left src=../image/3390.jpg胭脂鱼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胭脂鱼科Catostomidae
识别特点 体高侧扁,腹部平直,外貌呈三角形。口下位,嘴唇肥厚而外翻,似马蹄状,唇上有乳头状小突。背鳍起点外高隆,往后逐渐降低。雄性成鱼体侧胭脂红色,雌鱼为酱紫色,自鳃孔上角沿背部上缘有一条猩红色宽纹,直至尾鳍基部。
胭脂鱼有但体态优美,而且在繁殖期由于全身呈现红色而显得艳夺目,就好像披上了一套漂亮的婚装,胭脂鱼的名字也就不胫而直闻。它们平时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时间在水底觅食螺、蚬、水生昆虫和泥渣里的有机物碎屑。胭脂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龄幼鱼的体重就可以达到 0.5~1公斤,五龄鱼能达4~7公斤,六龄鱼的性腺已发育完全,体重也大多超过10公斤。早春二月,浓装艳抹的亲鱼成群结队地上溯到长江上游去,寻找水质清澈、水流湍急、水溶氧量高、水位和水温适宜的繁殖场产卵。孵化的稚鱼随着东去的江水,来到长江中下游生长和肥育,所以在整个江苏江段及其附属的湖泊里,常能捕捞到鱼体长150~350毫米的胭脂鱼。
胭脂鱼又叫燕雀鱼、火烧鳊和黄排(四川),只产在长江和闽江水系中,目前,闽江内的胭脂鱼资源已告枯竭而基本绝迹,甚至在长江下游也已极为罕见,成了稀有鱼种。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州的特有种类,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它又是一种休个体大、生长快、适于大型池塘和水库放养的经济鱼类,而其幼鱼体态奇特、色彩鲜明、斑纹醒目、游姿优美而文静,有很高的观赏性,1989年还曾经在世界观赏鱼大会稀有品种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现已列为我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鱼类。
摘自苏州科普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