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ign=left src=../image/3389.jpg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
鲟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白鲟科 Polyodontide
识别特点 鱼体长梭形,头长超过体长之半,两侧各有一喷水孔,吻部往前延伸似剑,腹面有小须1对;口大,眼小;头、吻、鳃盖上有由丘状感觉器组成的梅花状斑纹。歪形尾,尾鳍上叶有7~9枚叉状鳞。
1994年3月18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的特种邮票《鲟》,其中之一就是民间俗称象鱼、剑鱼或琵琶鱼的白鲟。白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春季在长江上游产孵,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注谚,“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专指白鲟而言。当然,万斤之说不免有所夸大,但据一位名叫普拉特的法国传教士在1892年出版的游记中记载,他曾在长江记录到一条重2000磅(约907公斤)的白鲟。20世纪2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秉志教授在南京记录过1尾长达7米的白鲟。
白鲟和中华鲟虽然都归属于原始的软骨硬鳞鱼类,但是白鲟的体表却没有5行纵列的骨板,而且它们常年游弋在长江干流中,偶尔也进入沿江的大型湖泊里觅食,它们凶猛无比,主要追捕鱼、虾、蟹为食,有人曾在一条体长3米的白鲟的胃里,居然发现一尾1米左右长的草鱼,在白鲟饿急了的时间,还会偷袭浮游在水面的野鸭和水禽。有人根据白鲟庞大无比的身躯推测它的寿命可能达到百岁以上,但是实际上年龄却只有二、三十岁。
白鲟是一种古老动物,早在一亿多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它们的祖先和家族。现在世界上只生存着两种白鲟,除了我国长江中的白鲟外,美国密西西比河还有一种匙吻白鲟。这一对“难兄难弟”远隔着辽阔的大西洋,确实感到非常孤单。这表明经历了长达亿年的沧海巨变,只有这两种白鲟在这两条还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里遗留下来,这种现象正在严肃地告诫我们,必须保护好长江和苏州的水域,千万不要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失去最后的一片乐园!
摘自苏州科普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