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变草(冬虫夏草)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img align=left src=../image/1334.jpg

冬虫夏草大家都知道或听说过,古人说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冬天又变为虫。果真如此吗?

冬虫夏草产于西南低温、严寒、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最早见于药书《草本从新》和《本草纲目拾遗》。18世纪20年代,法国的一个科学考察对在我国西藏发现了冬虫夏草,100年后英国植物学家才揭开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原来,冬虫夏草是蝙蝠蛾科的幼虫被虫草菌属的真菌感染后形成的。在幼虫感染生病的初期,幼虫表现行动迟缓,随后则出现惊恐不安,到处乱爬,最后钻入距地表3~5厘米深的草丛根部,头朝土表,不久便死亡。真菌菌丝以幼虫体内组织为食,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虽死,但其体壳仍然完好,冬季发现时仍象一条虫子。寒冬过后,到第2年春暖花开之际,虫体内的真菌迅速发育,到5、6月份,从幼虫头部长出1根真菌的子座,长2~5厘米,顶端膨大,子囊孢子充满了囊壳。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壳中散发出来,再去感染其它幼虫。因此,被感染的幼虫在地表下是完整的幼虫尸体,地表上长出一根草样的真菌,虫草之名由此而来。

摘自小哥白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