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蝎子乃“五毒”之一,“蝎子心”常被用来形容坏人心地的恶毒。但鲜为人知的是,蝎子不光毒,还“狡猾”得很,能够分泌出两种毒液,以视不同情况控制施毒程度。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家哈莫克领导的小组发现,蝎子在遇到威胁时,首先会通过蛰刺分泌出一种相对清澈的毒液,该毒液中包含着钾盐,能阻碍动物细胞中的受体,虽然不是那么致命,却会在短时间内给中毒者带来强烈痛感。老鼠中了这种毒会爪子发抖,小昆虫中了毒将立刻瘫痪,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前毒液”。
“前毒液”不过是蝎子的第一招。研究显示,有时蝎子还会紧接着放出另外一种状如奶昔、比较粘稠的毒液,它更加致命。
发现蝎子能产生两种毒液让研究人员们颇感意外。哈莫克指出,这种策略实在是“高明”,因为蝎子释放的第二种致命毒液需要大量蛋白质和肽为原料制造,对蝎子来说造价“昂贵”。而“前毒液”相对成本较低,蝎子在只想“吓退”敌人或抓食小昆虫时,可能会先用它,而把更“贵”、更厉害的毒液留作后手。
研究人员对多种蝎子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能产生两种毒液,而且一般都会首先释放“前毒液”。但他们强调说,是不是所有蝎子都是如此,目前还不能下断语。
哈莫克认为,新发现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受到蝎子等蛰咬后,不会有生命危险。另外,研究动物毒液,据认为在医疗和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天然杀虫剂等领域也有用途。
哈莫克等人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
摘自大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