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的香鱼,身体狭长而侧扁,长约20厘米,青黄色,鳃盖后方有一个卵形橙色斑纹,容易识别。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雁荡香鱼就开始出名,清乾隆五十四年编纂的《雁山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香鱼,雁山五珍之一也,不腥而鳞细,生雁山溪涧与潮水相通处。春初时生,随月而长,随月而长,五月以后可长五寸,渔者始取以育诸人。味极清美,作干鱼尤付佳。凡荡山入江处,皆有之。生于含口溪者,为上品;开口溪者,清香不同。火中焙之,色如黄金,可携千里。”香鱼,不但肉细味美,而且具有一种特殊香味,因此叫它“香鱼”,为上等食用鱼。香鱼是一种小型洄游鱼类,它的一生,有海中生长和河里成长两个阶段。较大的幼鱼和成鱼栖息在通海的江河里,较小的幼鱼生活在河口及海港湾一带,摄取水底的硅藻和蓝绿藻等为食。 香鱼喜欢占据地盘。根据考察,每条香鱼约占一个平方米的大小,它就在这个范围里活动,不准许其他鱼闯入,自己也不轻易离开这块地盘。雁荡地区的人民,已经利用香鱼的两个鼻孔之间造了一种以香鱼钓香鱼的方法:在一条香鱼的两个鼻孔之间系上一个小圆环,用线连上刺钩,然后放入水中。水下的香鱼一见有“敌鱼”侵入自己的地盘,就急忙冲了过去,准备将“来犯者”驱出境,没料想到一靠近,便被刺钩挂住,乖乖地就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