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是50S10C,外观和46S10C一致
但是实际情况是另外一回事。G10C虽然是次时代的NeoPDP,但是最直接的参数提升就是功耗降低了,比一网同尺寸机型少了40%左右;而S10C虽然不是NeoPDP,但是在功耗方面的表现同样非常出色,也达到了接近G10C的表现,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能从参数上第一时间感受到NeoPDP的真正强悍。另外,松下一直都在说的“动态清晰度”概念也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困惑,S10C和G10C的动态清晰度都达到了1080电视线,这也让消费者不能很快的通过参数来区分这两款电视的区别。
S10C的遥控器和G10C相同,手感不错
而S10C和G10C之间的画质差别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并且是比较明显的。但这种差距如果要想被感知,则需要2个条件:一是直接的画面对比,二是消费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画质评判能力。显然对于目前中国的平板消费环境来说,并不是非常实际的。
在机身部分,S10C和G10C略有区别,但是塑料感较G10C重一些
如果撇开S10C和G10C在其他参数上的区别,S10C和G10C的价格差距也非常有意思,基本维持在2千元左右。如果说1千元的差距并不算大,3千元的差距显得有点大的话,这2千元的差价则足以让不少人感到有点左右为难,既不是太多,又不是很小,犹豫之中也让S10C该不该买的讨论更加热烈。
S10C的背部用料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如果说让笔者来在S10C和G10C中进行选择,我想我会倾向于购买更高端的G10C,为什么呢?因为G10C性能比S10C好是客观事实,而2千元的价差对我来说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是电视作为家里的大件耐用品,如果以5年或者8年的整体寿命来计算,2千元的价差并不是不可以接受。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等离子不论是S10C还是G10C,其绝对价格和去年比也便宜了很多,既然我买晚了,没有早享受到,那现在为什么不买个更好的呢?
○ 索尼46Z5599
索尼作为一家有着极高美誉度和悠久电视生产历史的液晶电视厂家,其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会引来大多数消费者的关注。索尼自2008年底以来开始主推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十一期间市面上已经同时拥有Z4500/Z5588/Z5599两代三款液晶电视,而其中的46Z5599脱颖而出,曝光率非常高。
Z5599的边框材质和Z4500相比有了明显变化
Z5588和Z5599在功能、配置上完全一致,仅在外观上有一定的区别:Z5588的前面板底部较宽,风格更加接近上几代BRAVIA,而Z5599的外观边框相对较窄,看起来更加时尚、简约,因此从Z5599的火热程度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前中国消费者在消费平板电视时的审美倾向。
简约的外观风格在5599得到保留
索尼46Z5599的尺寸规格非常主流,加上采用了S-LCD产的全高清面板,结合索尼成熟而表现老道的CCFL背光源,以及升级后的BE3图像引擎,整个硬件平台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而最大卖点的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在实际表现中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针对蓝光DVD等24p的节目时效果显著,这也让很多消费者特别是高端消费者进一步坚定了购买200Hz电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