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这次40nm工艺问题同时损害了其两大核心客户的利益,令Nvidia和ATI很不高兴,有报道称ATI甚至公开对媒体表示,将吸取这次40nm工艺的教训,未来将改变目前单一代工厂的形式,未来除了台积电外很可能会将部分GPU交由其他工厂制造,一旦这一想法落到实处,相信会严重影响台积电的收入。
这次台积电的40nm良品率事件,看似与我们普通玩家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上此次事件直接影响了市场端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果40nm问题一天得不到彻底解决,HD5000系列显卡的售价就将一直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相信这也是追求信其硬件的玩家最不愿看到的。截至笔者发稿时,台积电传来消息表示40nm已趋于稳定,但就算此话属实,由于延迟的影响,玩家仍要过一两个月才能盼到新显卡大量铺货的日子。富士通正式放弃硬盘业务
世界三大硬盘制造商之一的富士通在2009年初传来噩耗,东芝将收购富士通的全部HDD硬盘业务,此后富士通将彻底退出硬盘市场。富士通硬盘的退出不能不说和金融危机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严重萎缩的市场下,各厂商为了生存可谓使尽浑身解数,部门整合,精简人员,缩减开支,无一例外的摆开了“扎紧裤腰带”的架势。
2009年2月17日,东芝和富士通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富士通将把HDD硬盘业务转移至一个新公司名下,而东芝将收购该公司80%的股份,因此这间新公司将成为东芝集团子公司。此次收购涉及的部门包括富士通硬盘开发、制造和销售部,富士通位于菲律宾和泰国的硬盘工厂,以及富士通位于本国外的硬盘销售和办事机构。
此次收购前,富士通已经宣布将提产硬盘磁头,而此次收购意味着富士通将放弃硬盘,盘片及磁头等业务,并彻底退出HDD硬盘市场。
富士通这次不仅割舍了其经营多年的硬盘业务,更祸不单行的在合并过程中收到反垄断部门的阻止,迫使这次交易被迫停止三次,自从2009年2月传出消息以来到2009年10月这次交易才最终完成,可以说富士通在2009年一年中都被阴霾所笼罩。
在这次交易之前东芝是全球第五大硬盘厂商,而东芝和富士通两家公司的硬盘业务合并之后,其年收益将接近7000亿日元,这以数字明显高于全球第四大硬盘品牌三星电子的年收益。东芝称收购富士通硬盘业务将有助于在2015年之前把它在全球硬盘业务市场中的份额提高至20%,这一市场的整体规模将高达328亿美元。
不得不说,在硬盘市场失去富士通是玩家不愿看到的情况,虽然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且当前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对于用户来说,多一家品牌参与竞争,就迫使其他厂商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而且也增加了玩家对产品的选择范围,相信谁与不愿看到硬件市场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华硕分拆和硕业务
2009年21月初,全球最大DIY硬件品牌之一的华硕传来消息,将拆分其全资子公司和硕科联合科技,和硕作为全球知名ODM代工工厂之一,曾经拥有包括索尼、苹果在内的庞大客户群,但随着2006年华硕自身品牌,尤其是笔记本业务的不断增长,直接导致了和硕的客户担心继续交由其代工就相当于“养虎为患”,随后不少和硕的大客户及海外客户都转投广达、富士康等其他代工厂,造成华硕每年流失数百万台带工单,虽然其后华硕笔记本电脑取得了成功,但其代价也是相当昂贵的。
迫于各方面压力,华硕不得以做出了分割和硕的决定,据悉华硕将于今日正式交出和硕所有股份,并设立新的和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新公司将100%持有和硕股权,而华硕仅持有新公司25%的股份,其余75%则由投资者控制。一旦这一计划完整,就以为着华硕将剥离代工业务,彻底打消和硕客户们最为担心的技术泄密问题,华硕希望此举可以为和硕重新赢得客户的信赖。据悉华硕在2008年第四季度遭遇了历史上第一次单季度亏损,其亏损值高达28亿新台币,相信此次事件很可能就是催生华硕分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与代工厂和硕划清界限,华硕将在未来彻底放弃代工生产业务,并将其全权转交由和硕处理,虽然华硕在此次分家中必要会遭受到惨烈的阵痛,但笔者相信分家后的华硕将更具有品牌竞争力。
德国奇梦达破拆
2009年初来自德国的内存巨头奇梦达正式提出了破产申请,有报道称,奇梦达在德国慕尼黑由于无力清偿账务正式提出了破产申请。
曾经隶属于英飞凌(infineon)的奇梦达,从2008年9月就应经显现出许多破产迹象,在2008年10月宣布裁员3000人,相当于全球奇梦达公司四分之一的人力,但此类缩减开支计划似乎没有什么作用,进入2009年1月以来,奇梦达已经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
虽然在德国的法律中,将为奇梦达的并购重组打开绿灯,但截至2009年中旬仍然没有投资者原意接管整个公司,因此破产管理委员会在今年7月已经开始着手出售奇梦达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300mm晶圆加工厂中的部分设备,这一举动意味着奇梦达德国公司已经无法摆脱关闭的命运了。
夏新电子停产
今年年初,各大媒体及网络相继传出夏新电子即将倒闭的新闻,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但大部分人都不相信一家中国电子产品的巨鳄会这样轰然倒下。
但相继传来的消息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几个月后就传来了夏新停产的消息,夏新电子发布公告称:面对公司严重的财务困难尚无解决办法后,又有媒体报道称夏新电子董秘吕东明确表示:“公司目前资金确实非常紧张,国内生产线已经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