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掌门人:游刃于技术与管理之间(三)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豪杰掌门人:游刃于技术与管理之间

(九)辨别真假技术的"火眼金睛"

关于技术与管理二者协作,还有一个更经典的例子。那就是在1999年,正是linux

操作系统炒作得炙手可热的时候,公司接到很多盛情邀请,对方希望豪杰把面向

windows的《超级解霸》推出面向linux的版本。公司的管理层也为之心动了,把这个意

见反馈给了梁肇新。梁肇新当时就断然拒绝了,直到今天,他还很为自己当时的果断决

定自豪。从一开始,我就认定,linux不会走得太远,我认为它注定只是一种炒作,一

种'假技术'。一种技术要有前途,必须满足下面的三个要素:兼容性、开放性和标准

性。linux的致命缺陷在兼容性上面。所以,我断定,linux不会有什么前途。梁肇新进

一步解释说,在计算机界干了这么久,他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真假技术不停斗争的规

律:每隔一两年,计算机行业就会出现一种似是而非的新技术来"兴风作浪、混淆视听

"。梁肇新娓娓道来:"从1990年至今,这种新旧技术之争从未停止过。1990年,传言计

算机工作站要把PC清扫出市场;1991年到1992年,又传言RISC技术芯片将取代X86芯片

;1994年到1995年,出来个UNIX操作系统,扬言要搞死windows;1995年到1996年,又

是NC取代PC;1997年,说Netscape将成为操作系统,windows死定了;1999年就是

linux……我想结局概莫能外。 难怪梁肇新面对linux如此无动于衷、气定神闲,

他有一双鉴别真假技术的"火眼金睛"。

(十)要为公司建立"技术领先"的"传统"

梁肇新说的公司的"传统",更多地被称作"企业文化"。但梁肇新坚持自己的叫法,

他认为这样更形象、更深刻。传统,就是按照一种连续的思路来考虑问题。比如微软和

英特尔,无论公司的掌门人是谁,大家都会按照这种思路来考虑问题。这就避免了管理

者按照自己的感情和习惯来思考问题,保证了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梁肇新理想中的

"豪杰传统"是"技术领先",这和它的宗旨应该是一致的,他说他正在为此而努力。这也

难怪,非常务实的梁肇新有着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天性,他明白,技术才是豪杰最核

心的竞争力,这也是他白手起家的宝贵财富。也许正是这种直达本质的本性,使梁肇新

非常不注重一些"表象"的东西,他看中的是一个人核心的"内容"和品质。梁肇新不修边

幅,在熙熙攘攘的中关村,没人会认为他是个"科技富翁"、"大老板"。记得在豪杰公司

的一次招聘会上,毫不引人注意的他问了些让一个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不好回

答的问题,对方不屑地看他一眼:"你是干什么的,有资格来提问题吗?"“他也许把我

当成守大门的了。”梁肇新这么自我解嘲。在豪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般不

接纳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在1998年,公司也有许多应

届毕业生,可是他们一般干不了几个月,就"这山望着那山高",纷纷跳槽,留下一个摊

子不好收拾。这还不算,走时还特别狂,非要"冠冕堂皇"地留下一个"我走的八大原因

"、"公司的十大失误"之类的东西,不可一世得让人直摇头。"这些年轻人太浮躁,走了

也好。"梁肇新对此倒也非常冷静,毕竟,留下来的才是最踏实、最敬业的。进进出出

中,公司积攒了一批真正的精英,在1998年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进入豪杰的杨新永,就是

一个例子,这位非常敬业的河南新乡小伙子,现在已经成为豪杰公司负责市场推广的总

监。梁肇新淡淡地对记者说,豪杰员工的素质应在中关村的其它软件企业之上,这样的

团队如果在新千年没有更大的作为,说不过去。

言如其人,质朴中透着超凡的自信。(全篇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