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IL什么都好,速度快、画质高、轻巧便携、还有一大票的镜头可以换,但就是价格太贵(后期的镜头投入就更别提了),即便是目前最便宜的奥林巴斯E-PL1也要比入门级DSLR稍贵一些。因此,对于很多入门色友、或者是已经拥有中高端DSLR的玩家来说,一款价格适中、功能又足够强大的口袋级DC似乎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性:
1:带有完备的全手动操控能力,且操控效率近似于单反相机
2:支持RAW拍摄
3:金属机身,坚固、耐用、可靠
显然,以上特性几乎也都是目前DSLR所拥有的特性。那么,目前市场上都有哪些产品符合我们要求呢?请接着往下看。
顶级口袋DC的标杆!佳能G11
产品看点:完备的手动控制功能、可旋转LCD、支持RAW拍摄、适合作为EOS备机使用
佳能G系列一直是高端便携DC的标杆级产品,而G11的发布更让佳能一度站在了此级别DC市场的顶端。该机所搭载的双重降噪功能效果显著,高感光度下的表现轻松超越松下LX3以及过去的G10。同时,尽管G11并没有在镜头参数上争第一,但这支镜头的素质毋庸置疑,光学表现同样优于同期的LX3。另外,在加入了旋转LCD后,G11的操控性能在同级产品里也是数一数二,只有三星最新发布的EX1可以在这一点上跟它叫板。并且对于佳能的单反用户来说,G11的魅力更不仅于此,兼容佳能闪光灯使其非常适合作为EOS单反的备机使用。
超高效操控环!佳能S90
产品看点:超高效控制环、支持RAW拍摄、卡片级机身、F2.0超大光圈
论操控功能,卡片级机身的S90肯定拼不过G1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但就操控效率来说,笔者反倒更喜欢S90。该款DC在镜头位置创新的加入了一个控制环,它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用于调整光圈,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可调整快门,而在场景模式下还能充当变焦环,而这一切都是随着拍摄模式的转变自动切换的。当然,用户也可以改变这个控制环在各种模式下的功能,善加利用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操控效率,而且还可以找到类似于过去手动相机的操作乐趣。另外不得不提的是,S90的最大光圈达到了F2.0,这在当前DC市场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特性。
离完美只差一步!三星EX1
产品看点:F1.8-2.4的最大光圈、异常完备的操控性能、3英寸61.4万像素可旋转LCD、支持RAW拍摄
EX1可谓是三星闯荡DC江湖多年之后的集大成之作,其无论是在硬件配置、操控界面、还是功能设置上都绝对具备与当前任何一款同类产品(包括佳能G11、松下LX3GK(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理光GR-D3以及GX200等)相抗衡的实力,尤其是它的镜头——等效焦距24-72mm、最大光圈F1.8-2.4,这在目前整个DC市场上可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而从操控界面上看,三星拥有十分完善的手动控制功能,其机顶不但具有两个独立的模式拨盘,并且还引入了和佳能S90一样的多功能镜头控制环以及带有指令拨盘的十字按键,再考虑到EX1手柄前面的一个指令拨盘、机背上独立的测光模式按键、曝光锁定按键、可自定义功能的Fn按键以及可旋转LCD,这些加在一起足以令EX1问鼎当前最强口袋级专业DC的宝座。不过,EX1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只能拍摄640X480、H.264规格的视频影像(说白了就没有使用背照式CMOS,距离完美只差一步)。
背照式CMOS!三星WB2000
产品看点:背照式CMOS、全高清摄像、全像素10fps连拍、支持手动曝光(无指令拨轮)、支持RAW拍摄
也许大家对三星将背照式CMOS放在定位比EX1低一些的WB2000上有些难以理解(说实话,笔者一开始也没法理解),但仔细一想,现在哪儿有1/1.7英寸的背照式CMOS啊?而如果EX1采用了1/2.3英寸的传感器,就算广角端依然可以达到24mm,但还能不能实现F1.8-2.4的超大光圈可就难说了。
回来接着看WB2000,这台相机作为WB100的升级版本在前作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改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改进就是引入了先进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1/2.3英寸、1000万像素),这使其同时具备了全高清视频拍摄功能(1920×1080视频拍摄)以及全像素下10fps的超高速连拍性能。其次,三星WB2000还支持RAW拍摄功能以及手动曝光功能(可惜没有指令拨轮,影响了操作效率),再加之24-120mm F2.8-5.8的5倍光学变焦镜头使其成为仅次于顶级便携DC(如佳能G11、松下LX3、理光GR-D3以及GX200等)的产品门类,最精确的竞争对手就是佳能的S90。
定焦神器!理光GR-D III
产品看点:F1.9超大光圈、素质不凡的GR定焦镜头、完善的手动操控性能、支持RAW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