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此前的报道还宣称AMD计划发布一款Athlon Ⅱ×4 64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频率可能在3GHz左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末上市。
每次AMD发布更高频率的新款Athlon Ⅱ产品时,现有的旧款产品都会进行降价,比如他们当初发布 Athlon Ⅱ×4 635时,其Athlon Ⅱ×4 630型号的售价便从119美元降到了100美元。
4、AMD将推出9款C3步进制程Athlon ⅡCPU
AMD计划推出9款采用新C3步进制程版本的Athlon Ⅱ处理器,新的C3步进制程并不会带来新功能,但TDP功耗,以及处理器的可超性方面则会有所改善。
CPU World网站登出了多幅这款新处理器的图片。其中包括三款双核Athlon Ⅱ×2 245/250/255以及三款三核型号的Athlon Ⅱ×3 405e/435/440。
● Intel/AMD本周热点新闻回顾—【产业篇】
1、Intel将向研究机构提供48核试验芯片!
Intel将在第二季度末向研究人员出货一种实验性的48核处理器。Intel正在设法改造其未来的处理器芯片。
Intel实验室的技术专家Sean Koehl星期三在纽约举行的会议上说,数量有限的这种处理器将主要提供给学术机构。这种芯片也许不会成为商业性的芯片产品,因为它是一个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芯片的功能可能会用于未来的芯片中。
这种处理器的开发是Intel的万亿级(terascale)计算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在一个芯片上加入更多的处理器内核,加快从移动到服务器等各种设备的计算速度。
Intel实验室的工程师Christopher Anderson说,这种48核芯片工作的时钟速度与基于Atom的芯片差不多。Intel最新的Atom芯片是节能的,面向上网本和小型台式电脑,运行的时钟速度是1.66Ghz至1.83GHz。这种48核处理器是在一个网状架构上制造的。当所有这些芯片内核相互通讯的时候,这种芯片会显著提高性能。
向处理器增加内核被认为是提高芯片性能的一种节能的方法。传统的提高性能的方法是提高处理器的时钟速度。但是,那要排放更多的热量和耗费更多的电源。
这种48核处理器架构的改善包括削减影响当前x86芯片的内存和通讯瓶颈。为了加快数据交换,这种芯片架构使用多点接收和传送数据的方式组织内核。内核之间的路由器可加快数据交换。这种架构能够根据内核数量的增加而扩展。48核芯片在每个内核之间有24个小路由器。每一个芯片上的内核都有缓存,能够在所有的内核之间即时交换数据。Koehl说,这种48核芯片中与电源管理有关的一些功能也许会在短期内应用。这种处理器的耗电量在25至125瓦之间。这种芯片能够关闭内核以降低时钟速度和减少耗电量。
2、AMD公司确认第一季度收益3.25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AMD周四表示,公司剥离GLOBALFOUNDRIES于2009年12月27日正式生效,并开始按照权益法会计处理计算在GLOBALFOUNDRIES的投资。AMD表示,剥离该公司产生了3.25亿美元一次性现金收益,并将这部分收益计入3月27日结束的季度。
据悉,AMD于2009年3月宣布分拆制造业务,并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共同成立合资企业GlobalFoundries。AMD持有合资企业的34.2%股份。2010年4月7日,AMD公司完成了资产评估分析,确定了在GLOBALFOUNDRIES的最初投资公平价值。根据这个分析,公司将从分拆中获得约3.25亿美元一次性现金收益,记入3月27日结束季度的其他收益(费用)项目净收益栏。
3、AMD郭可尊:未来10年中国成全球IT中心
“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IT中心,这其中不但包括最大的应用市场会在中国,更重要的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中心也会在中国。”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AMD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给出了这样的表态。郭可尊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更加凸显了中国市场之于AMD乃至全球IT产业的重要性。中国将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AMD也将借助诸多推动力加速实现布局。
提前发力中国PC市场
2010年的PC市场,已经逐步走出“IT寒冬”。这一点从AMD的第四季度财报中就可看出,AMD净利润达到了11.78亿美元,这不但表明AMD正在迎来令人欣喜的好局面,更预示着IT产业已经开始回暖。
近日,一组来自IDC的数据也显示,在2009年上半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发展遭遇重重限制之后,下半年全球经济迎来了进一步复苏。全球个人电脑市场2009年全年增长率为2.9%。而2010年,全球PC市场有望进一步反弹,增长将达到12.6%。其中,新兴的市场地区将对市场复苏起显著作用,预计2010年将有18.5%的增长,超过较为成熟的市场地区。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中国PC市场的发展势头将更加迅速。业内专家甚至预测:明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PC市场。IT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将使全球PC市场尤其是中国PC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而AMD早在几年前就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并在产品布局上频繁发力。特别是从2009年以来,AMD就有针对性地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涵盖了台式PC、笔记本、服务器等领域,为中国PC市场的进一步壮大添砖加瓦。
自从2009年国家启动电脑下乡政策以来,AMD更是基于在4-6级市场的深厚积淀,与合作伙伴一起深化农村市场的拓展。与此同时,由于在去年底与英特尔的反垄断诉讼达成了和解,这让AMD获得了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市场环境正在呼吁AMD这种富含竞争精神的厂商走向前台,而公平的竞争环境,也让AMD成为这个行业的焦点。打破PC市场同质化瓶颈
今年初,从美国的CES大展上传来一个爆炸性新闻:联想推出了首次采用AMD芯片的笔记本电脑。而且涵盖了联想从商用到消费领域的三大系列产品,分别是ThinkPadX100e、ThinkPadEdge E30和 LenovoG455A等。
如今,PC市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已经成为制约PC厂商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而联想推出了采用AMD笔记本平台的三大系列新品,无论从设计理念、目标定位,还是价格优势、产品性能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必将会对其赢得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无疑是联想布下的“一步好棋”。
能够实现与联想的成功合作,离不开去年底AMD在反垄断中取得的胜利。同时,AMD的长期努力也得到了消费者、OEM以及行业的青睐,从而为赢得更多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联想与AMD在笔记本领域的携手,可谓是“与时俱进”。在收购ATI后,AMD已经成为业内惟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处理器、图形显示芯片、主板芯片组的全平台厂商,被市场称为“3A”平台。3A平台的超群处理性能和图形显示优势得到消费者和众多OEM厂商的认可。
2009年度,AMD在平台技术领域发布的一系列产品,充分凸显了其在平台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和创新优势,这无疑是联想这个超级品牌选择AMD的重要因素。有技术作为保障,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创新需求。而2009年AMD股价的狂涨,也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对其技术创新的认可。
AMD在平台化解决方案上的技术优势,将为其在主流和超轻薄商务笔记本市场的发展开创新局面。同时联想是亚太和中国市场的第一大PC厂商,能够获得联想的支持,势必会对AMD的市场份额及营收带来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由AMD创造的Vision全新技术品牌,将打破目前PC市场的性能、配置为主诉求的市场模式,开辟全新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全新模式,加上AMD全新的渠道合作伙伴计划,AMD将以此站在IT产业的领军者位置上。战略中心移向中国市场
对于中国市场,郭可尊有着独特的见解。多年以来,AMD和郭可尊秉承“芯植中国共赢未来”的理念,对中国市场倾注了巨大精力,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巨大的投入。
郭可尊日前指出,“AMD提出全新的‘融聚未来’(Fusion)企业理念,是指我们致力于将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相融合,满足消费者对信息化和未来数字娱乐等全方位的需求,是我们不断创新的体现。”郭可尊还指出,“中国将成为全球的IT中心”。这一论断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郭可尊加盟AMD之初,AMD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相对较弱,但是她对公司仍充满了信心,“中国PC市场如果只有一家厂商可能是不够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又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缺失了AMD的身影,对于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和IT产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郭可尊对于AMD及中国IT市场的理解和信心,成为了AMD在华发展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AMD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表明了郭可尊坚守中国战略的正确性。如今,中国是AMD全球除了美国之外最重要的单一市场,在AMD全球研发、销售等诸多环节都占据重要地位。也正是由于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使得AMD整个公司的战略中心开始逐步向中国市场转移,这为AMD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
郭可尊进一步透露,“AMD不再把中国部门当做一个销售办公室,全球的销售、研发、供应链等各个部门都在往中国倾斜,这将使AMD更好地帮助中国实现自主创新,并更好地推动中国IT产业及信息化的发展”。事实上,AMD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已经为郭可尊“中国将成全球IT中心”的论断提供了有利的论据。着眼当前,AMD已经很好地实现了盈利。而展望未来,AMD的一系列有力举措,将帮助AMD迎来更大的成绩。而消费者、合作伙伴以及整个IT产业也势必从中受益。
4、GlobalFoundries宣布放弃32nm转28nm!
GlobalFoundries宣布,已经取消了32nm Bulk HKMG(高K金属栅极)制造工艺,改而直接上马28nm。
当然这里说的32nm工艺针对的是图形和无线芯片,而面向微处理器的32nm SOI工艺仍将按原计划发展,应该会在明年初批量投产,用于生产AMD的下一代推土机架构处理器。
GlobalFoundries公关主任Jon Carvill表示:“有关下一代图形和无线(芯片制造工艺)的努力都已经转向28nm HKMG,不再提供32nm Bulk工艺。我们将其从路线图上删掉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客户都准备从45/40nm直接跳到28nm,而32nm工艺的需求太低。”
在此之前,全球头号代工厂台积电也已经取消了其32nm Bulk工艺,同样直奔28nm,迫使不少客户都改变了产品发布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32nm工艺并没有HKMG技术,很大程度上只是现有40nm工艺的一个升级版本。
GlobalFoundries 28nm工艺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一是高性能的28nm-HP,针对图形(显卡)、游戏主机、存储、网络和媒体编码等对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其二是超低功耗的28nm-SLP,针对需要较长电池续航时间的无线应用而优化,比如基带芯片、应用处理器以及其他掌上设备。ARM的下一代SoC平台就将采用GF 28nm工艺生产。
以上是近期热点新闻回顾,不知道大家对于近期的处理器领域有大体的了解了吗?无论是AMD还是Intel,桌面处理器方面都将竞争的焦点核心和价格上面。而我们从目前桌面处理器市场区间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在Intel的步步紧逼下,AMD仍然比较被动。但不难看出,AMD继续另辟蹊径,准备杀出一条血路。所以,在即将要上演的这场激烈的对抗战,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非常期待了,那么,让大家继续关注Intel,继续关注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