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 Intel i7与AMD六核游戏性能PK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言:今年有很多PC游戏大作发售了,例如《侠盗车手4:自由城之章》、《星际争霸2》、《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极品飞车14:热力追踪3》等等,如果你是让游戏玩家,总会找到你喜欢的一款。当然,这些游戏大作对显卡和CPU的性能更高的要求,而本次评测主要讲讲Intel和AMD的旗舰级CPU Core i7和Phenom II X6的游戏性能。

按照传统思维,Core i7相比Phenom II系列在游戏性能上一直有较大优势,那么在新游戏中是否仍是如此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从市场定位来看,我们这次游戏性能对比评测选取了的Intel Core i7 870和AMD Phenom II X6 1090T作为代表型号进行比较,毕竟它们售价比较接近。

Intel高端四核,Core i7 870:

Intel Core i7 870/盒装

Core i7 870基于Nehalem架构,以“智能”为卖点,支持睿频加速、智能缓存、超线程等技术,是一款支持八线程同时工作的高端四核CPU,多线程性能相比传统四核更强。此外,i7 870的睿频加速技术使它们能根据负载情况智能加速,让不支持多核心的软件或游戏有更强的性能。

AMD旗舰六核,Phenom II X6 1090T:

AMD Phenom II X6 1090T/黑盒

AMD Phenom II X6 1090T/黑盒是AMD的旗舰六核CPU,“多核”是它最大的优势,相比传统四核,六核在支持多线程的软件中无疑会占优。此外,X6 1090T的Turbo Core加速技术,在应用程序使用的核心数量在三个或更少的时候能自动提升核心频率,以更好应付不支持多线程的任务。

CPU

Core i7 870

PhenomII X6 1090T

核心代号

Lynnfield

Thuban

CPU微架构

Nehalem

K10

核心/线程

4/8

6/6

制作工艺

45nm

45nm

主频 / 加速

2.93GHz / 3.6GHz

3.2GHz / 3.6GHz

L1缓存

64KB x 4

128KB x 6

L2缓存

256KB x 4

512KB x 6

L3缓存

8MB

6MB

TDP热设计功耗

95W

125W

接口

LGA 1156

AM3

支持内存

双通道 DDR3-1333

双通道 DDR3-1333

加速技术

Turbo Boost睿频加速技术

Turbo Core技术

参考价格

2000元

1800元

从规格上看,AMD Phenom II X6 1090T拥有六个物理核心的优势,而Intel Core i7 870则是拥有更先进的CPU微架构与更大容量的三级缓存,对于游戏性能而言,似乎是Intel方面更占优,毕竟以经验来看,游戏还用不到六个核心,单核心的效率更重要,究竟是否如此,本文将会验证。

2、提升游戏性能!i7和X6的重要技术

CPU发展到现在,影响性能的因素越来越多,除了微架构、核心数、主频、缓存等传统因素,现在技术也会直接影响CPU性能,超线程技术、睿频加速技术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下面我们来看看Intel Core i7和AMD Phenom X6的重要技术。

Intel的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

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称HT),最早出现在2002年的Pentium 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单个物理核心模拟成两个核心(逻辑核心),让每个核心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Core i7/i5/i3再次引入超线程技术,将能大幅度增强它们的多任务/多线程性能。

超线程技术使Core i7拥有8个逻辑核心

超线程技术只需要消耗很小的核心面积代价,就可以在多任务的情况下提供显著的性能提升,比起完全再添加一个物理核心来说要划算得多。Core i7/i5/i3采用超线程技术后,多线程、多任务性能提升20-30%,在当今多核/多线程CPU时代显得很重要,也难怪有消息指AMD后悔没尽早引入该技术。未来的Intel CPU将会继续支持超线程技术,当然不排除AMD CPU也会引入该技术。

Intel的Turbo Boost(睿频加速)技术: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