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底座分两组测试
测试将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是eSATA接口、一组是USB3.0接口,其中创齐和存储巴士为USB 3.0组,而凡泰克和ORICO为eSATA组,一方面检测硬盘底座的最大传输速度,同时也看看eSATA接口和USB 3.0新接口谁快谁慢。
第7页:HD Tune平均读写速度测试
● 底层测试:HD Tune Pro v4.60
HD Tune是一款硬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 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HD Tune平均读写速度测试
相对于USB 2.0接口,此次测试的四款底座都属于高速接口配置。相信大家都知道,传统的USB 2.0接口在HD Tune读写速度均值在30MB/S和20MB/S,而参测硬盘在SATA接口下读写均在100MB/S左右,也就是说USB 2.0接口严重制约了硬盘的性能发挥。
不过在测试中我们看出,无论是eSATA接口还是USB 3.0接口,其测试成绩远远高于USB 2.0接口。其中采用USB 3.0接口的创齐和存储巴士在读取方面都已经达到硬盘本身速度极限,而写入方面同样如此。
但是对于eSATA接口来说,在数据转换方面存在少许的瓶颈,不过平均90MB/S的读写速度已经非常不错。
小结:通过测试看,如今USB 3.0的速度已经不再是硬盘传输的瓶颈,甚至硬盘的实际传输速度已经很难满足于USB 3.0接口。而eSATA接口则刚好接近硬盘实际性能。可见随着硬盘性能的提高,未来USB 3.0接口一定会更快。
第8页:ATTO Benchmark速度测试
●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ATTO Benchmark最大读写速度测试
在ATTO Benchmark测试中,四款产品表现同HD Tune基本相同,最大读写峰值方面依然是USB 3.0最高,均值在130MB/S左右。而在eSATA接口组,ORICO硬盘底座性能稍好,领先凡泰克底座一些。下面就看看在实际文件拷贝过程中的差距,毕竟硬盘底座最大用处就是传输数据。
第9页:实际文件拷贝对比测试
● 应用性能测试:FastCopy
FastCopy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这里使用两个目录来进行测试:第一个是包含2个文件总计容量为3620.9MB的“HDVideos”目录;第二个是包含12645个文件总计容量为4998MB的“Drivers”目录,分别考察文件硬盘应付大容量文件拷贝和大量小文件的能力。
实际文件拷贝测试
虽然在底层速度测试上看,USB 3.0接口的传输速度要快于eSATA接口,但是在实际文件拷贝过程中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在拷贝非常零散的大容量文件时,USB 3.0和eSATA接口最大仅差4秒钟,领先优势并不明显。而在单个高清视频文件拷贝上,则仅有2秒左右的差距。
● 横评总结
从外观上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硬盘盒还是硬盘底座同样有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并且硬盘底座的做工都不是很好,感觉有些山寨。不过出于成本的考虑,工程塑料是他们的主要原料。相对来说存储巴士和ORICO做工相对不错,很结实耐用。不过外观是一方面,其性能也是用户挑选的重要因素。
参测的四款硬盘底座
性能方面,在底层测试中我们看出eSATA接口和USB 3.0接口都比USB 2.0要快很多,而相对于eSATA接口还是USB 3.0更快一些。虽然理论数据表明USB 3.0接口速度确实很快,但是在实际文件拷贝上就没有那么明显,拷贝完所有文件需要的时间相对于eSATA接口来说领先优势较小,可见在实际文件拷贝中,硬盘的实际写入性能是绝对的瓶颈。
而在挑选硬盘底座建议上,笔者认为eSATA接口更加适合,毕竟性能相同的情况下,eSATA接口的硬盘底座价格要低于USB 3.0接口的硬盘底座。而且目前支持USB 3.0接口的主板还不是非常多,如果在单独购买转接卡不免又增加成本。但是对于有USB 3.0接口的用户来说,购买就比较合适,毕竟USB 3.0将会是未来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