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智能是浮云 平板电视发展前景冷思考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平板电视厂商扎堆发布新产品的旺季,但不知道为什么,笔者对今年各品牌的新品却没有那种满怀期待急切希望见到的心情,或许是CES2011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小道消息”,让我们在新产品亮相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资讯;或许是“3D”、“智能”、“超薄LED”等等这些关键词早已让我们“审美”疲劳,但不得不说,如今许多电视厂商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平板电视的产品发展前景到底在哪里?

3D/智能是浮云!平板电视发展前景冷思考

笔者无意、也自认为没有能力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平板电视从取代CRT电视、CCFL到LED再到3D一路走来,从中还是可以给到我们许多借鉴意义的。今年平板电视功能的亮点已经在CES2011上定调,那就是3D和智能,笔者将在本文中探讨3D、智能、国产品牌三者的困境,尝试还原出平板电视产品的本质意义和发展方向。

3D普及面临三大问题

对于平板电视行业来说,2010年首次出现了3D电视产品,因此2010年也一度被各厂商称之为“3D电视元年”,但实际上,“3D电视元年”却远不如2009年“LED电视元年”那般名副其实。LED液晶电视推出以后,凭借超薄的外观、超低的功耗、类似的技术标准、厂商的大力推广,迅速取代CCFL电视占领了中高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3D电视在耗费了厂商相当多的推广资源以后,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如人意。

2010年3D电视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

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球3D电视的出货量仅为320万台,这仅仅相当于同年中国大陆地区平板电视3500万台出货量的十分之一还不到。不过,第三方分析报告同时指出,预计2011年的出货量将达到1800万台,并将于2014年达到9100万台,届时3D电视市场将会走向成熟。

裸眼3D显示原理

在笔者看来,3D电视要达到分析报告上如此漂亮的出货量数据,并不是不可能,但在此之前,3D电视却仍有多个问题需要克服。首当其冲的问题自然是3D技术标准的统一,主动式3D、偏光式3D、裸眼3D,到底谁才是王道?其次是片源的问题,没有片源,无论什么技术的3D电视都是浮云。然后是价格,只有价格真正降下来了,消费者才有为这项技术埋单的可能。

主动快门式3D技术原理(左眼和右眼图像交替)

从目前来看,要大规模推广裸眼3D技术是不现实的,最大的障碍无非还是成本原因,因此在未来的两三年内,3D技术标准之争就是主动快门式3D和偏光式3D之争,前者以索尼、三星、夏普、松下等品牌为代表,后者以LG、创维、康佳等品牌为代表。回想曾经困扰多年的蓝光格式之争,家电业各品牌不团结已有先例,但只要这个标准没有最终统一,消费者就难免会持观望态度,并最终影响产品销售。

偏光式3D原理

片源方面最大的问题除了制片商推广意愿以外,也依赖于3D标准的统一。3D电影《阿凡达》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制片厂推出3D电影的热情,但我们却也无奈地看到,目前市面上的3D电影仍然寥寥无几,真正发行了蓝光碟片的3D电影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而由于主动快门、偏光式、裸眼式三种3D技术对应的片源也不相同,因此无形之中让片源缺乏问题雪上加霜。

近期康佳推出的40寸偏光3D电视报价不足4000元,似乎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丝购买3D电视的曙光,而反观40英寸主动快门式3D电视,报价却仍然维持在万元左右。前面已经说过快门式和偏光式的主流之争,在这里笔者想要表达的是裸眼3D、快门3D作为优秀3D效果的代表,其降价之路还很漫长。>>

智能网络功能存争议

说到“智能电视”,笔者总觉得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目前炙手可热的“智能手机”,颇有人云亦云的味道;二是智能电视由“互联网电视”演变而来,颇有旧瓶装新酒的味道;三是各厂商争相推出自己的“智能”概念,所拥有的功能却不尽相同。

从2G到3G、从3G到4G、从Google推出Android系统以来,手机行业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将手机行业的发展带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如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打电话、发短信的简单运用范畴了,它更多的是“移动多媒体通讯终端”,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智能”。智能手机真正火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手机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但作为三网融合的另一主角,广电网络与这两个网络的融合却步履艰难,在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智能电视估计还真的难以“智能”起来。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