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验成为掌机的时尚
网络应用的要求正是iPod touch最大的存在价值。轻便小巧,续航能力强劲,这些都是作为一款网络设备所必须的能力。尤其是4代iPod touch良好的屏幕表现和前后摄像头的设计,让网络交互成为了可能,成为不少微博控、社交控们的必备选择。
触控体验
有人说过,一款好的产品就是为用户创造需求。苹果可以说把创造需求做到了极致,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触控体验了。当手指划过屏幕,屏幕会随着你轻柔的指尖而变化,而且更加的符合人类看到选择的一种操作模式。
无论你习惯于哪一种操作的模式,都无法否认触控带来的优质体验。因为这是人类一种本能的体验方式,我们看婴儿在看到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自然的用手指去触碰,能够满足这种天生的体验需求可以说是一种天才的作法。
感应体验
重力感应、运动感应、光线感应,这些确是其他厂商所容易忽略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并不会为产品提供太多的卖点,不能算是什么真正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细节的感应却能够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体验。
作为一款便携设备懂得根据使用调节屏幕的转向这个细节,看起来不重要但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个贴心的细节却让使用的方便程度得到极大提升。能够自己根据周围的光线调节屏幕亮度,则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屏幕显示效果的情况下节省了电量,并且让使用更加舒适。
国产PMP发展之路 与iPod终有一战
前面都是苹果产品为我们带来的全新的体验。当然有的朋友说了,这些我都知道。但我们在苹果的产品应用之前能够意识到的却是非常少的。而且对于国产PMP来说,走的则是一条完全不相同的道路。
首款彩屏MP3,信利的PM301
从04年彩屏MP3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时,对于视频的争夺战就无声无息的打响了。其中过程中站在最前排的就是老牌MP3厂商信利,专注甚至可以说是沉溺于彩屏MP3的研发,而没有发现消费者真正关注的焦点。即使早在06年就有引入了BBE调音的产品面世,但销售渠道和新关注点的错误把握使得品牌没有真正建立,最终于07年彻底沦为一个代工厂退出了市场竞争的舞台。
非常精致的OPPO S5算是当时少有的精品视频机
之后07年随着首款支持RMVB格式的解码芯片ADI BF533的出现和随后跟进的瑞芯微和华芯飞直播芯片的大量推出,真正激活了视频MP4市场,从此进入了视频直播的行列之中。
拥有HDMI高清输出和OTG功能成为了一款设计精致PMP的必备
之后就是在08年低开启的高清解码大战。经过了两年多你争我抢的追逐后,在今年年初终于以全面进入1080P时代作为终结。期间产品性能确实拥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但在播放上功能更为完全,而且为了解决硬盘容量和播放效果的问题加入了OTG和HDMI两项非常重要的功能,让PMP拥有了挑战高清播放器的能力。
仅售299元的智能PMP
但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便携性的丧失,不断比拼大屏和高清的PMP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原有的优势,这时候Android系统的火热成为了国内PMP厂商的一个救命稻草。其中原道更是早早就推出了仅299元的超低价Android 2.1系统的智能PMP,从而把整个PMP市场带入了智能时代。
小结:
通过我们对比iPod系列的发展和国产PMP的对比来说,我们发现终于两个不同的产品类型开始走近,或者说是国产PMP终于意识到对于移动平台建立上,必须要与苹果有正面的交锋了。同样的智能系统,同样丰富的应用,但是国产品牌能否真正拥有苹果那样对于消费者需求敏锐的洞察力或者是在产品上是不是真正的用心就成为拷问国产PMP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