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可以回到本次横评的显卡拆解环节。
价格评定并不是高价卡低分,低价卡高分,而是遵循了在同等级产品中这家厂商所提供的用料设计等综合考虑是否具备十足的性价比。
在这项测试中我们综合了显卡做工等诸多因素,所以简单以芯片或者供电来分析显卡性价比并不可取,这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测试。在第一梯队我们可以选到本次横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随后则是一些稳定,再到平庸的显卡。
● 功能与包装附件总评
在499-799元价格段是否应该在附件和包装方面偷工减料,相信用户肯定不愿看到这种局面,但是本次横评中所有显卡的附件总体水平真的让人失望。
在附件赠送方面,或许一款显卡的价值就是因此获得提升,比如镀金头Mini-HDMI线等等附件,如果你自己购买,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且质量不可控。笔者个人认为在整个行业利润较为健康可控的情况下,赠送一些附件还是完全合理的。
上次千元级横评中附件表现最好的厂商
点击这里可以回到本次横评的显卡拆解环节。
本次测试中我们还是坚持给同一等级的显卡进行独立的打分,比如一款GT440显卡不需要外接供电,这时提供6-pin辅助接口肯定没有价值。而如果厂商设计的显卡有一个6-pin输入接口,但是竟然没有附送连接线,那肯定要被扣分了。
由于我们没有对附件进行估价,同时不同厂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本项测试也是较为主观的,权重值也只有10%,真正的附件提供需要用户自己按需衡量。
● 最终评分与全文总结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已经消耗了很多时间,同时也期待各项测试成绩加权之后能获得一个对499-799元人民币级别显卡的综合评定。我们认为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评定,本次参与横评的所有产品都是厂商设计团队和策划团队的年度力作。
在499-799元级别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产品的细节规划,同时通过一些散热器和供电部分综合设计,显卡可玩性越来越强。这是本次我们在整个横评过程中最直接的体会。
● 无芯片 有新品 廉价一样出精品
本次显卡横评处于一个敏感的时间点,2011年金秋9月,广大学生群体已经走入校园,中高端DIY玩家在期待新品发布,普通装机人群则处于明显的需求分化状态,甚至让显卡厂商都无法确定中低端显卡卖给谁,不过毫无疑问的是低端显卡销售总量依然增加。
2011年下半年,无论是NVIDIA还是AMD都没有一款芯片发布,GeforceGTX50(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0系列已经完全铺货完毕,AMD通过Radeon HD 6000时代的芯片细分战略通过Juniper、Turks、Caicos衍生出数量丰富的产品。不过在2011年下半年却没有一家厂商在给市场带来任何惊喜,甚至没有一款芯片发布。
本次参评的部分显卡合影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显卡厂商在这一芯片真空期内,带给市场的是前所未有的精彩,仅GF106芯片在一些AIC或者实力雄厚的通路厂商手中就能诞生出3到5款甚至更多的非公版显卡产品。同时本次横评中诸如索泰对供电的细心、蓝宝对散热器的升级、镭风引入专业卡设计思路等等,这些努力都让我们看到了千元以下显卡市场的巨变。
在一个非常明确的芯片真空期内,各家显卡厂商开始释放在去年芯片集中发布时积累的研发资源,在499-799元价格段我们享受到了很多在Sweet Spot级别的概念显卡设计和细心的做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DIY行业顽强的生命力。衷心希望我们本次横评能够让更多用户选择到心仪的高性价比显卡,也感谢各大厂商参与并支持中关村在线金秋499-799元显卡横评。